《媒介经营管理学》读书笔记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媒介经营管理学》前言、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概述邵培仁刘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一、21世纪中国大众传媒未来走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运用科学的媒介经营管理理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众传播事业推向21世纪,使其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事业。二、我国大众传媒经营管理现状:1、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信息与传媒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2、思想观念上,用人才重政治和业务素质,不重视经营管理。3、理论研究上,严重滞后于媒介经营管理实践活动。4、教育上,偏重采、写、摄、制、编、评等实务教育,不重视经营管理教育。三、学习媒介经营管理知识的必要性1、我国大众传媒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变化、大发展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2、学习媒介经营管理知识能够指导大众传媒实践活动,带动传媒发展。3、能够造就更多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懂传播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媒介领导。4、增进媒介传播者与经营者、编辑部与经理部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密切配合。5、有助于突破传统的“宣传中心论”和西方的“盈利中心论”,寻找适应新时期特点的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模式。6、有助于媒介机构更好的掌握受众市场规律和媒介传播规律,把控好导向性、整体性、互动性、民主性、法制性、专业性、程序性和发展性几个重要原则。7、有助于媒介企业更好的发挥人、财、物、讯息四大要素的效能,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绪论一、媒介经营管理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和复杂性:涉及政治、经济、管理、营销等多方面内容。2、互动性和联系性:研究媒介与社会、媒介内部人才物讯等因素的互相影响。3、综合性和多科性:是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广告学、行为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4、应用性和实践性:与现实的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联系。二、媒介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对象:媒介经营管理现象2、目的:从媒介经营管理的各种现象和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揭示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规律。3、核心概念:交换。4、主要内容:(1)媒介管理分析(2)媒介组织分析(3)人事管理分析(4)媒介市场分析(5)媒介市场分析(6)财务管理分析(7)法律事务分析(8)实务管理分析三、学习和研究媒介经营管理学的意义1、媒介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媒介产业化改革要求媒介“事业单位,企业经营;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上岸能驾车,下海能行船。”2、媒介经营管理者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很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经营管理著作。3、大众传播者的最新需求:媒介产业化改革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必须既懂业务知识又会经营管理。4、有利于媒介企业增强竞争力,发展壮大。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概述第一节什么叫经营管理一、媒介内涵的演化1、最早出现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2、19世纪中期,伦敦街头散发传单的儿童被称为“广告媒介”。3、现在,媒介指介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包括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及其生产和传播机构。二、经营管理的实质企业对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以获取最大利润。三、媒介经营管理的构成与框架1、在优先考虑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媒介经营管理包括人、财、物、讯四大要素资源的合理使用。3、媒介经营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4、媒介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框架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第二节媒介经营管理的职能一、概念媒介经营管理的职能是指媒介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必须具有的功能。二、职能1、计划职能: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做?怎么做?2、组织职能:合理有效的分工。3、指挥职能:借助指示、命令等方法指导各部门协同完成组织目标。4、协调职能:消除矛盾、化解分歧、解决问题。5、控制职能:对内部活动进行衡量和校正,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6、革新职能:为媒介创造新的目标和价值。三、如何正确履行管理职能1、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综合地运用各项职能;2、不同层次主管人员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