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太行精神,勇于拼搏进取走进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这里的“红火”让人立刻暖了起来。看着陈列的展品,听着熟悉的讲解,眼睛忍不住一次次湿润,内心顿时宁静下来。这里记录着老一辈革命家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八年抗战的伟大革命实践,历史随着时间越走越远,先辈们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留下的“太行精神”却历久弥新,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浴血奋战在巍魏太行山上,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斗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侵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极其艰难、复杂、曲折、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文武英才,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英雄的太行军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革命精神。太行精神的实质与要义就是: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巍巍太行山孕育的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光耀千秋,彪炳史册。千里太行贯神州,苍海碧波一巨龙。可见太行山战略地位之-2-重要。早在1937年9月,毛主席高瞻远瞩,精心运筹,首先在山西开展山地游击战,创建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敌后根据地,依托这4个战略支点,伸展四臂,向外扩大,囊括华北地区,连接西北地区,策应中原地区,使山西成为我党我军在华北乃至全国实行持久抗战的战略支撑点。按照这一战略决策,八路军挺进山西,扎根于太行山,相继开辟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以巍巍太行为依托的晋冀鲁豫边区是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创建倾注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血,凝聚了八路军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百折不饶、浴血奋战、不怕困难、团结御侮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因此,太行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太行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依靠这种精神,在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后,又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努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贫穷落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太行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学习太行精神是就是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芦沟桥事变发生、华北沦陷、民族危难、国民党节节溃败的危急关头,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奔赴山西抗日-3-前线,在太行山上点燃了抗日烽火,建立起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并很快发动组织人民群众,将根据地扩展到河北、山东,使华北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当中华民族危机来临,是八路军组织民众奋起抗击,救亡图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和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正是共产党唤醒了民众,引导他们拿起大刀、长矛、锄头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保家卫国,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学习太行精神就是学习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爱民精神。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不仅以英勇善战著名,更以爱民言行称道。八路军走到哪里,就把铁的纪律带到哪里。八路军在行军打仗时往往露宿,不打扰当地群众,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还给老百姓做好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执行的一丝不苟。在根据地,军民更是一家亲。八路军给灾民发贷款,给病人看病,给妇女接产。太行根据地为减轻群众负担,大力发展集市贸易,鼓励发展小商品经济,实行统一累进税、整理村财政、反贪污浪费等,真正把人民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学习太行精神就是学习军民一家、鱼水依存、并肩作战、百折不挠的团结精神。太行根据地的创建,八路军是其中的钢骨,当地人民群众是浇铸钢骨的水泥。共产党、八路军之所以能在四-4-面受敌、前狼后虎、围攻扫荡不断的恶劣环境下生存发展为敌后不可抗拒的力量,最关键的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