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八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VIP免费

实验八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_第1页
1/3
实验八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_第2页
2/3
实验八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_第3页
3/3
实验八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一、目的要求1.了解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学习检定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酶促反应中,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温度、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温度、pH范围内才表现它的活性,一种酶表现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pH值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在酶促反应中,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可加速或抑制酶的活性,如氯化钠在低浓度时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而硫酸铜则是它的抑制剂。本实验利用淀粉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与碘有不同的颜色反应,定性观察唾液淀粉酶在酶促反应中各种因素对其活性的影响。淀粉(遇碘呈蓝色)→紫色糊精(遇碘呈紫色)→红色糊精(遇碘呈红色)→无色糊精(遇碘不呈色)→麦芽糖(遇碘不呈色)→葡萄糖(遇碘不呈色)。所以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可由水解混合物遇碘呈现的颜色来判断以此反映淀粉酶的活性,由此检定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三、实验器材试管和试管架、恒温水浴、冰浴、吸量管(1mL6支、2mL4支、5mL4支)、滴管、量筒、玻棒、白瓷板、秒表、烧杯、棕色瓶。四、实验试剂1.新鲜唾液稀释液(唾液淀粉酶液):每位同学进实验室自己制备,先用蒸馏水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口蒸馏水,0.5min后使其流入量筒并稀释至200倍(稀释倍数可因人而异)混匀备用。2.1%淀粉溶液A(含0.3%NaCl):将1g可溶性淀粉及0.3g氯化钠混悬于5mL蒸馏水中,搅动后,缓慢倒入沸腾的60mL蒸馏水中,搅动煮沸1min,冷却至室温,加水至100mL,置冰箱中保存。3.1%淀粉溶液B(不含NaCl)4.碘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入1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295m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5.1%NaCl溶液6.1%CuSO4溶液7.缓冲溶液系统按下表混合配制。五、操作步骤1.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进行操作:试管号淀粉酶液体积/mL酶液处理温度/℃,5minpH6.8缓冲溶液体积/mL1%淀粉溶液A体积/mL反应温度/℃,10min观察结果pH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体积/mL0.1mol/L柠檬酸溶液体积/mL5.05.86.88.05.156.057.729.724.853.952.280.28123111037~4070左右222111037~4070左右上述各管在不同的温度下保温反应10min后,立即取出,流水冷却3min,向各管分别加入碘液1滴。仔细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并记录,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确定最适温度。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取1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A)2mL、pH6.8缓冲溶液3mL、淀粉酶液2mL,摇匀后,向试管内插入一支玻棒,置37℃水浴保温。每隔1min用玻棒从试管中取出1滴混合液于白瓷板上,随即加入碘液1滴,检查淀粉水解程度。待混合液遇碘不变色时,从水浴中取出试管,立即加入碘液1滴,摇匀后,观察溶液的颜色,再次确认水解程度。记录从加入酶液到加入碘液的时间,此时间称为保温时间。若保温时间太短(2~3min),说明酶液活力太高,应酌情稀释酶液;若保温时间太长(15min以上),说明酶液活力太低,应酌情减少稀释倍数,保温时间最好在8~15min。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取4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试管号缓冲溶液体积/mL1%淀粉溶液A体积/mL淀粉酶液体积/mL(每隔1min逐管加入)观察结果pH5.0pH5.8pH6.8pH8.01234300003000030000322222222将上述各管溶液混匀后,再以1min间隔依次将4支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达保温时间后,依次将各管迅速取出,并立即加入碘液1滴。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并记录。分析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确定最适pH。3.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各试剂(体积单位:mL):试管号1%淀粉溶液B1%NaCl溶液1%CuSO4溶液蒸馏水淀粉酶液观察结果123222100010001111将上述各管溶液混匀后,向1号试管内插入一支玻棒,3支试管同置于37℃水浴保温1min左右,用玻棒从1号试管中取出1滴混合液,检查淀粉水解程度(方法同步骤2)。待混合液遇碘液不变色时,从水浴中迅速取出3支试管,各加碘液1滴。摇匀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并记录,分析酶的激活和抑制情况。六、注意事项1.加入酶液后,要充分摇匀,保证酶液与全部淀粉液接触反应,得到理想的颜色梯度变化。2.用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实验八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