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核对法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88年3审计报告收件人是()审计业务的委托者4.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最低者5.以实物出资的,注册会计师不需实施的程序为(审验实物出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6.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既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制定并执行的各项控制政策和程序。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的:控制活动7.对于审计程序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的是:对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8.审计准则中明确由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属于(),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特别风险9.下列专用术语哪些表示的是保留意见()除上述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外10.在判断审计工作质量方面,()是最权威的标准。审计质量控制准则11.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对()的信任。审计意见12.如果审计人员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水平,则拟实施的总体方案倾向于实质性方案13.检查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可以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机械准确性14.属于内审计证据的有()材料出库单15.()是通过观察法不能取证时,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鉴定法16.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式是()。有限责任合伙制17.预测性财务信息可表现为()预测18.下列事项属于间接或有事项()税务纠纷19.确定符合性测试的抽查范围时。可选择的方法是:经验估计法20.()审计的基本职能。经济监督1.()是指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数据的方法调节法2.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得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意见3.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国家审计的首要目标是:真实性4.注册会计师B在执业过程中采用以下原则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其中,你不认可的是()。对于大型零售企业,以税前利润的3%,或税后净利的5%,或总收入的5%作为重要性水平5.抽查法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内部控制健全但执行无效6.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是()审计取证工作结束日期7.下列关于审计准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审计准则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标准8.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律责任以及承担的具体形式,应从审计的结果和审计的过程两个层面上考虑。民事责任追究与否与以()为依据的判断直接相关。结果9.综合类工作底稿包括()审计计划10.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调整11.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某项交易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该项交易存在重大错报,这种风险是()。检查风险12.验资报告的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的日期完成审验工作的日期13.下列有关重大错报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14.在风险评估阶段,项目组讨论是为了使各成员交流信息和分享见解从而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下列不属于该阶段项目组讨论的内容的是()。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15.对审计目标的确定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审计目的16.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是()审计署17.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如果注册会计师提供财务报表公允性的绝对保证而非合理保证,一定可以避免法律诉讼18.验资从性质上看,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业务。法定审计业务19.以下审计程序中,不属于分析程序的是()。分析样本误差后,根据抽样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20.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要素的是:凭证与记录控制1.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核对法2.对于审计程序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的是:对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测试3.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4.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如果注册会计师提供财务报表公允性的绝对保证而非合理保证,一定可以避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