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黄新初作重要讲话第一篇: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黄新初作重要讲话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黄新初作重要讲话建设什么样的成都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从经济建设的层面回答了我们将“建设什么样的成都”这个重大课题。怎样建设成都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指明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重点任务,回答了我们将“怎样建设成都”这个重大问题。本报讯(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张魁勇裴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XX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昨日下午在金牛宾馆胜利闭幕。大会执行主席唐川平、何绍华、侯一平、张宁生、金嘉祥、杨兴平、李铀、戴晓雁、黄平、沈有春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中共XX省委常委、XX市委书记黄新初,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等应邀出席闭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会议应到委员628名,实到593名,符合法定人数。闭幕大会由唐川平主持。会议通报了政协第十三届XX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常委的调整情况;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XX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XX市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黄新初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这是一次充满民主氛围、高扬奋进基调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发展共识、共绘美好蓝图的大会,对于更好地发动社会各界构建“同心同向同力、共济共建共荣”的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黄新初指出,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全市各级政协第1页共27页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中心谋划工作定位,紧贴大局加强自身建设,高水平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夺取成都“十二五”发展开门红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新形势下XX市情再认识中,市政协机关和广大政协委员发挥智力资政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许多符合发展规律、富有真知灼见的建议。在去年工作中,市政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充分展示,和衷共济、肝胆相照的可贵精神得到了有力体现,一个内和外顺、富有活力、运转规范、成果明显的政协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他代表中共XX市委,对各位委员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借今天的机会,我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怎样建设成都’、‘建设什么样的成都’这两个重大问题,谈一谈市委的初步考虑,也与同志们做一个交流沟通。”黄新初表示,将从成都发展定位、战略任务,以及形成共识合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个城市确立什么样的发展定位,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抱负,最终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黄新初说,当前,成都新一轮发展“怎么干”,是全市人民极其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回答的现实课题。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站在成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了“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明确了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这一引领成都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从经济建设的层面回答了我们将“建设什么样的成都”这个重大课题。黄新初说,要深入理解这一发展定位的战略考量。当前,全国和全球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一个重大趋势,就是人口和生产力越来越向特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中。“这个发展大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谁抓住了,就能形成领先发展的强势;抓不住,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当前,成都已集中了全省1/6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8%,作为西部经济的增长极已具有一定现实基础,但增长极的第2页共27页地位还不够核心、功能还不够强大。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应当是抓住和用好人口和生产力向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集中的大势,升级成为具有更高集中度、更强带动力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发展定位,既体现了对城市化趋势的科学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