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生产工作会的讲话同志们: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夺取晚秋丰收具有特别的意义,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地震灾区损失,促进全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而且可以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为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今年晚秋生产,早在今年7月中旬召开的全省夏季农业工作座谈会上就对晚秋生产作了安排部署,7月下旬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晚秋生产的意见》。当前,正处于再生稻蓄留的关键时段,也是其他晚秋作物生产准备的重要时期。我厅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晚秋生产的各项措施,并研究谋划明年小春生产。刚才,泸州、自贡、宜宾、眉山和南充5个市,分别就晚秋生产、粮油高产创建等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厅粮油处、经作处、植保站分别就相关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着重讲四个问题。一、关于晚秋生产今年以来,全省农业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先后克服了去年秋播的湿害、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特大地震灾害以及大春病虫为害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小春已丰收到手。据统计,全省小春粮食总产达到761.7万吨,比上年增产6万吨,连续五年增产。油菜籽总产达到189.5万吨,比上年增产17.4万吨,增10.1%,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从各地调查的情况看,全省1400万亩春玉米已基本收获,预计总产增加2亿斤以上,是上世纪末大抓“玉米工程”以来,生产水平最高的一年。不少地方也反映,水稻生产是近七、八年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年,如后期不遇大的自然灾害,有望获得丰收。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要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当前生产上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受7月下旬以来雨日明显增多的影响,川东第1页共8页南再生稻区稻纵卷叶螟,川西北穗颈瘟、稻曲病和近期大量迁入的稻飞虱,对水稻后期生产构成较大威胁。二是农资货紧价高。目前全省尿素平均市场零售价每吨2300元左右,部分地方化肥价格突破最高零售限价。农药价格总体上也比去年涨10%~20%,直接影响农民晚秋生产投入积极性。三是秋马铃薯种薯供应问题多。受“5.12”地震灾害影响,部分马铃薯良繁基地遭到破坏,产量损失较大,据测算,全省秋马铃薯种薯缺口在30万吨左右,约占种薯需求量的一半。而且种薯价格高,部分地方每公斤达到2元左右,比去年高40%左右。此外,地震灾区农民财产损失大,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重,直接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以上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今年的晚秋生产。省政府今年下达的晚秋生产目标任务是。晚秋粮食作物面积达到1600万亩,种植秋菜500万亩;力争晚秋粮食总产量达到190万吨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元。各地要进一步增强抓好今年晚秋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主作,开发特色,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思路,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突出抓好面积、技术、资金、物资“四落实”。(一)抓好面积落实。没有面积,就没有产量和效益。要通过考核面积任务、组织种子(种苗)、供应农用物资、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确保晚秋面积任务落实到田。再生稻历来是我省晚秋粮食生产的重点,务必保证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425万亩以上,总产达到40万吨以上。各再生稻主产区和适宜区要确保蓄留技术落实到位,实现蓄留一片、成功一片;次适宜区要落实好留桩、施肥、化控等关键技术,尽力提高蓄留成功率。秋马铃薯以其发展迅速、效益较高,已成为我省晚秋生产的又一亮点。各地要及时落实种源,搞好组织供应,通过增种、套种,确保全省面积达到480万亩以上,总产原粮46万吨以上。秋菜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稳妥发展秋菜。浅丘平坝的城郊重点发展速生叶菜类,远离XX县区的深丘、低山区重点发展储运方便的根茎菜类,高山区要充分利用反季节优势,生产9-10月份上市的优质第2页共8页蔬菜。同时,秋红苕、秋玉米和二季玉米、秋大豆等,也要保证落实计划种植面积。(二)抓好技术落实。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