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无障碍建设城市标准工作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十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表彰会暨“十一五”无障碍建设城市标准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总结“十五”无障碍建设工作经验,表彰在“十五”期间无障碍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城市,研究制定“十一五”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为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实施《无障碍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做好基础性工作。相信这次会议将对指导和规范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残疾人事业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而引入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全新概念,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无障碍环境是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伤病人等其他社会特殊群体和全社会成员的重要设施。无障碍建设工作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过去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无障碍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健全了无障碍建设法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实施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规范》、《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等规范。许多省、市还出台了无障碍建设的法规、规章。如:XX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XX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广东、安徽、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苏州、秦皇岛等省市政府也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这些法规、规章和标准的制定实施,规范了无障碍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使无障碍建设有章可循,保证了无障碍建设的健康有序开展。第1页共4页积极探索我国城市无障碍建设工作模式。*年起,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共同开展了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得到各地积极响应。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厦门、秦皇岛等12个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通过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探索形成了推进无障碍建设的模式和经验,带动了全国其他城市的无障碍建设。“十五”期间,全国大中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城市县城、小城镇无障碍建设逐步开展。在城市道路方面,多数大城市的主干道、主要商业街、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的人行道铺设了盲道,路口设置了缘石坡道;部分路口、人行横道配套设置了与红绿灯同步的过街音响信号装置。在建筑物方面,国内大城市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办公建筑、商场、宾馆、饭店、银行、邮局、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医院、公园、学校老年公寓、旅游景点及公共厕所等,程度不同地建设和改造了无障碍设施。居住小区、住宅也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此外,“十五”期间交通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无障碍宣传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民航机场全部按无障碍要求进行了改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轻轨主要车站设置了垂直电梯、无障碍入口等无障碍设施;部分城市的部分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码头也进行了无障碍建设,一些火车车厢还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部分公交线投入使用了无障碍低底盘公交车辆,方便残疾人、儿童和老年人乘坐。中央、省、部分市电视台在节目中配备了字幕、开办了手语新闻栏目;部分城市银行、邮局等行业推出了手语服务;图书馆为盲人读者配备了有声读物;一些企业开发了盲人上网软件和聋人专用通讯设备等。通过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制作节目、开办专题、专栏、刊登播放公益广告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提高了公众的无障碍意识,营造了社会无障碍环境舆论氛围。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数量明显增加、规范化程度和建设质量明显提高、第2页共4页城市无障碍建设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