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一中高中部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导学案◆高二语文备课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导学案主备:付勇审核:闻冲使用时间:2013年1月16日咏怀八十二首(其一)①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②。薄帷鉴明月③,清风吹我襟。孤鸿号④外野,翔鸟⑤鸣北林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注释】①《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②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夜中,中夜、半夜。③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鉴,照。薄帷,薄薄的帐幔。④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⑤号:鸣叫、哀号。⑥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教学目标】1、了解阮籍的生平与时代背景。2、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3、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阮籍,时期的作家,是“”之一,他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颜紧致元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2、政治经历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二、互动第1页共2页淮滨一中高中部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导学案◆高二语文备课组(一)鉴赏诗歌1、请找出诗歌的诗眼。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这种情感的?3、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呢?(可联系诗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二)拓展鉴赏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岐路洛阳城。1、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诗中是怎样描写这种感受的?2、古人认为颈联中“独”与“空”为炼字典范,请点评其妙处。三、反馈1、小结2、检测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中不能寐寐:睡着B、薄帷鉴明月鉴:照C、孤鸿号外野号:哀号D、徘徊将何见见:通“现”,发现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