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VIP免费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_第1页
1/18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_第2页
2/18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_第3页
3/18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但是还有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2007年10月24日)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一、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原因①地位: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建设中,过度采伐树木,造成环境生态破坏,GDP却增长了;生产产品,同时把污染排放到空气和水中,GDP也增长了。所以GDP反映增长,却不反映资源耗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我们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②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如何贯彻)①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三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三好)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三方面)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五个统筹)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他: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二、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快又好”•上世纪50年代,我们曾提出“多快好省”,“快”在前,“好”在后。•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也用“又快又好”的说法。•直接的后果是:资源消耗大、资本需求大、生态破坏大、通货膨胀压力大。(“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①原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中国杂交水稻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袁隆平在努力让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到全球。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①要求: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两个“更多依靠”)②走“新四化”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①原因a、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b、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②要求:a、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b、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①原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原因①地位:指导思想②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2、如何贯彻:①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三战略)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三好)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三方面)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五个统筹)二、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快又好”转向“又快又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走中国特色新型道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