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焚风①2004年5月11日中午,中国台湾岛的台东市突然刮起强风,气温飙升如烤箱,在短短20分钟内,就达到了40.2℃,创下当地同时期百年高温纪录。居民们苦不堪言,要么躲进屋里打开冷气,要么赶紧到湖边、溪边戏水消暑。农户则忙着给自家的作物洒水降温,却依旧只能看着最怕热的萎叶(一种胡椒属经济作物)和茶树在热风中慢慢枯萎。②这种神奇而反常的风,俗称“火烧风”,正式的名字叫做焚风。通常,我们见惯了和煦的春风、炎热的夏风、萧(sè)的秋风,还有凛冽的冬风,而焚风,却不分时节地带来强烈的“温暖”,让人类为之喜忧参半。③焚风(Foehn)一词最早指的是从地中海吹来,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到达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下沉干热风。这个名字被地理学者们采纳,成了通用的称法。④焚风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焚风过后,背风坡地区的气温会比山前的迎风坡升高很多。焚风的成因与“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有关。⑤我们熟悉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海拔每上升l00米时,气温会下降0.6℃。但在具体地区,因为空气湿度不同,所以温度变化规律要更复杂一些:当空气中的水汽饱和时,空气升降时产生水汽凝结,会遵循“湿绝热垂直递减率”,依然是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温0.6℃;当空气中的水汽未饱和时,空气升降时不产生水汽凝结,则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温1℃。⑥如右图所示,一股饱含水汽的湿润气流吹向山脉,当它遇到迎风坡时,便会随山的增高而逐步抬升,这时,气流会以每100米0.6℃的规律降温。随着高度的不断抬升,气流温度逐渐降低,最终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使气流本身携带的水分减少。而水汽凝结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让气流的降温(fú)度渐渐减小,即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小。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身轻松地爬上山颠,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已经变得比较干燥。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100米升温1℃左右的规律增温。当它到达背风坡山麓时,温度会比山前的迎风坡同一水平线上的空气高,而且更干燥,于是形成了焚风。有时,同一股气流“爬坡”又“下坡”之后,气流温度可提升10℃以上。⑦在全球中纬度地区相对高度在800-1000米的山地,都可能出现焚风,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在阿尔卑斯山北麓,当焚风猛然降临时,突然升温往往会使农作物的叶片焦枯,造成旱灾。强劲的焚风还会造成风灾,吹倒庄稼,拔起树木,刮走屋顶。焚风如果吹过水面,就容易引发船只事故;如果吹过沙漠,还会扬起沙尘,造成沙尘暴。⑧但在高加索山脉南侧,焚风则有“温情”的一面。它能提前催熟玉米和水果,当地居民把这种焚风称作“玉米风”。而在北美洲的落基山脉东侧,春日的焚风能迅速融化冬天的厚重积雪,促进草场生长,因此当地人叫它“吃雪者”。但在高山地区,焚风造成的短时间内大面积融雪,也会使河谷洪水泛滥,冲垮河堤,毁坏农田。⑨而在中国,除了台湾以外还有很多地区受焚风影响强烈。例如新疆吐鲁番盆地,因天山南麓的焚风而成为全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云南的怒江地区,受焚风的影响,形成了干热河谷,出现了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本文有改动)1、.根据拼音,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2分)萧sèfú度2、第①段写台湾台东市的反常气象,有何作用(2分)答:3、文中说焚风”让人类为之喜忧参半”,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焚风给人类带来的“喜”和“忧”。(4分)答:4、根据文意,补全“焚风形成示意图”中①—⑤处的具体内容。(每条不超过25字)(4分)①湿润气流沿迎风坡上升,每上升100米降温0.6℃。②③气流到达山巅,变得比较干燥。④⑤5、.第⑥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身轻松地爬上山巅,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己经变得比较干燥。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100米升温1℃左右的规律增温。答:植物聊天①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