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复习课教案课前:提前下发与本课时对应的基础知识“复习导航”。课中:一、基本知识回顾(约4分钟)【学生活动】结合课前完成的本课时“复习导航”看课本上与本讲内容对应的部分。【教师点拨】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2.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和体积。2.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特性。3.密度的计算公式,灵活应用共识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案导学(约22分钟)【基础回顾】部分学生活动(约7分钟):做完【基础回顾】的题目。学生展示、教师点拨(15分钟左右):让学生重点讨论【基础回顾】3、4、6【基础回顾】1——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提问:①关于属性与特性的问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基础回顾】2——对物体的质量的估测。提问:①对质量的理解,简单估算物体的质量。【基础回顾】3、4——密度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提问:①对密度基本概念的理解。②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③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基础回顾】5、6——天平、量筒的读数,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求出物体的密度。提问:①计算物体的密度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三、【我的收获】(约4分钟)1.如何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怎样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怎样正确使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4.为什么要建立密度的概念?5.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如何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四、【随堂练习】(约10分钟)【随堂练习】1至4题学生展示,简单讲解。第5题:注重计算题的格式和灵活应用。五、【小测验】(5分钟)课后作业:复习下一课时“浮力”的“复习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