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讲话精神实施方案高扬理想信念伟大旗帜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精神解读201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深刻阐述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这是十九大召开之前对全党高级干部的一次总动员,目的在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和把握方向。讲话指向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在一定意义上是给党的十九大报告定了基调,确立了主题,搭建了理论框架。梳理总书记重要讲话,可以看出这样五个突出要点:一是高扬旗帜,指引道路。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这个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键时间节点,我们党必须向全体人民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并为此提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这就是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用“全部”来修辞“理论和实践”,用“主题”来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第1页共5页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个自信,植根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之中,也蕴涵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之中。全党必须始终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不断创造新辉煌、开辟新境界。二是总结成绩,指明阶段。事非经过不知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和国家的工作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党和国家事业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向全世界昭示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物。总书记也告诫大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明我们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第2页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