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丰富和健康的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开阔体育教师的教学视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开发且适合本地区、本校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如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创造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质?如何将开发出的资源加以利用,让其作用于我们的教学?笔者认为,有效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努力开发与利用体育器材、场地,把握预设性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对现有体育设施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同时要发现生活中可开发利用的废旧物品,研究其特有的体育健身价值,丰富教学内容,并使之趣味化、生活化、大众化。1.合理利用废旧物,自制简易器材,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一些不起眼的废旧物品,通过细心开发,精心改装和加工,同样也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对课堂教学、学生的体育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学校的资源短缺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教学内容单调也得到了教好的改变,更给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开辟新天地、带来新生机。如用废旧足球、棉纱、沙子等制作实心球;利用废弃毛竹,制作成小竹筒发展学生的协调、平衡能力用废旧的报纸通过教师的改造,团成彩色的纸球来进行各种投掷能力的练习,可以卷起来当“体操棒”使用;利用废旧的汽车、自行车轮胎来进行学生的投、跳、跑、钻等身体素质练习;利用小木头来进行击打、游戏、跳跃等教学;利用废旧的塑料瓶来进行保龄球、投掷等各类游戏教学;利用废弃的横幅来进行舞蹈、跑跳、拼图等一系列游戏教学;还有利用废弃夹子、橡皮筋,奶粉罐,纸箱等废弃物的开发来实现发展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跑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目标。进行这些器材资源的开发,能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材内容更充实、更趣味化。而且经济实惠,用较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2.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任何一种物品,它都具有多重属性与多种功能,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往往只注视其固有的、本质的属性,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要根据现有的器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项目特点,打破常规,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做到一种器材多种用法,并通过教学手段和组织的改变使有限的器材达到最大的练习效果。小垫子除了可用来做前后滚翻、纵叉横叉、倒立等各种技巧练习外,还可当教具编创各种游戏:A、智力类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摆放,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形状和图案,促进学生动脑和合作能力的提高二.从学生的兴趣着眼,挖掘生活化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他们最愿意参与进来,也是最适合他们。因此,教师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开发出来的体育教学资源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1.游戏引入,激活课堂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游戏的内容活泼生动,丰富多样,知识性、趣味性和竞赛性强,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广泛采用趣味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这是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2.善用生活儿歌,激发学习兴趣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中小学生熟知的儿歌巧妙地与课堂教学内容加以结合,让学生在说唱学练的轻松气氛中感受语言,习得知识,并获得快乐。队列教学中的“向左(右)转”动作,低年级学生经常出现“反向而动”的现象,利用修改后的《健康歌》编成操,学生很喜欢。左三拳、右三拳、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