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课。【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本课写的就是在端午节这天中午,某地的人们盼龙舟、看龙舟、赛龙舟、力争上游的经过。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龙舟竞赛的过程。抒发了自己的感受——龙舟竞赛体现了一种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和力争上游的精神。【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争强好胜,却又有点自私,不善于与人合作。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缺乏竞争能力与合作精神,就难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明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告诉学生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听从指挥,动作协调一致,才能使龙舟的前进速度加快,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设计理念】创设学习情境,营造阅读氛围。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赛龙舟的紧张气氛,体会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精神。【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感受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精神。3.认识“堤、锣”等19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是如何描写赛龙舟的热闹场面的,丰富积累语言。【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赛龙舟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通过谈话与学生交流生活中的活动场面。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的赛龙舟的材料,教师及时播放端午节时赛龙舟的视频。(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较快地走进文本。)(二)初读感悟、理清思路1.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同桌学生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3.三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这热闹的赛龙舟场面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帮助归纳并书写板书:龙舟、队员、比赛、观众。](设计意图: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读,可以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三读课文时抓住课文着重描写的4个方面,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设计三读课文,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达到读通文本,了解大意的目的,为后面进一步感悟文本做铺垫。)(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1.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一自然段,看看第一自然段都向读者介绍了什么。(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课文内容)(预设:介绍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观看赛龙舟的人很多,也向我们介绍了人们盼龙舟时焦急的心情。)(引导:你从哪里看出观看龙舟比赛的人很多?)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人们的翘首企盼,终于迎来了龙舟的到来,如果你在场,想象一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种感受细读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1)汇报:“隐隐听到远处一片……直指蓝天。”这一部分抓住了龙舟的哪方面来写的?(多媒体出示龙舟图片)在写龙舟样子的时候,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你们的声音来让大家感受到这种气势呢?谁想来试一试?他读得怎么样?(师生评价)谁觉得比他读得好,再来试试,大家试着读一读。(2)汇报:“每条龙舟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手……好看极了!壮观极了!”(多媒体出示)这段话是写什么的?下面是中心人物出现了,他的动作是什么样的?用你的声音来告诉大家你的感受。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把动词突出读,读出选手们的表现。学生自由朗读,师指名朗读(师生评价)。还有没有描写热闹场面的语句了?(3)汇报:“最前面的几条龙舟……咬得可紧了!”(多媒体出示)龙舟比赛进行的怎么样?自己试读(放手让学生尝试练读)。“忽而……忽而……”能换成别的词吗?如果把“咬”字去掉,你打算用上哪个字?比赛进行的十分的激烈,同学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来齐读这一自然段。(4)汇报:“堤上的人群激动地呐喊着……还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多媒体出示)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观众的状态”?怀着兴奋的心情齐读这部分内容。3.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