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细节,抓住要点,层层深入——读《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心得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用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地道出了教育理论,读后感触颇多。回顾“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这句话,想想自身的教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仔细提炼,此建议提也了3种复习方法:①复习物理、代数等学科用综合性习题进行复习,以一题复习多点知识。②复习历史、文学等学科要抓住要点,放过细节,复习主要内容,放过次要内容。③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用听课时的记号复习重要的规则、定理、公式和结论等。在教学中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学期末的复习,对于任何一个老师和学生来说似乎忙碌多了,大量的作业、复习资料,搞得我们心力交瘁。我也时常犯这样的错误,一到复习就手忙脚乱,生怕顾了这个丢了那个,总想面面俱到。结果老师苦、学生苦、家长也跟着受累,却达不到预想的目标。如何正确地组织复习,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考虑学科的具体特点——应当教给学生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即放过细节,抓住要点。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尝试做到依据课本,认真梳理课本知识,放过细节,抓住要点的方法进行复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一、梳理复习重点。在复习中教师应以课标中要求的层次为复习重点,扣住教材,进行系统复习。教师可以把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做一梳理,列好一个知识框架,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时,分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来分类复习,学生便于理解,屈辱史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中间跳过了第三课收复新疆,还跳过了后来许多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但这样一来学生抓住了主要,放过了细节,在大脑中形成了整体的概念,便于知识梳理,复习层层深入,效果较好,其它抗争史和探索史包括的内容依此方法复习,学生掌握较快。比如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把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表明,革命、战争、改革三种方式,再进一步明确,革命的有英国、法国,改革的有俄国、日本,抓住了主要脉络,这样学生站得远一点来看,以便使主要的东西看得更清楚,而次要的东西则不那么显眼。在中招大复习时用两条年代尺让中外历史并行前进,划清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西方国家进入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观地看可以比较工业革命开始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可以同时看清西方国家在尝试先进的制度革新,中国还在做什么,让学生通过抓主要放细节的复习方法得出读史可以明鉴,可以让我们更加认清中国落后的历史原因,以及中国走2的弯路,真正做到学史为我所用,然后再深入学习细节时,学生的心中清清楚楚,感觉到复习不那么困难了,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知识混淆的情况,脉络清晰,更适合于历史开卷考试,此复习方法这么好,我何不好好利用呢!二、学生练习巩固。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教师再给予引导,让学生明确考查内容。对于这些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并强化记忆,用读、背与默写、听记的形式让学生熟记于心。再把那些不容易记住的或容易出错的要点,进行分类积累专题训练。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知识抓住要点了,我们第二步就可以细化了,让学生同类项汇总,比如:三大宗教、四大文明古国、文明交往两种传播方式及例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经、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事件这些都可以跨越中外历史进行综合复习,学生层层深入复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三、疑难问题解析。教师针对学生复习的情况,找一些典型例题,重点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解题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这一轮复习,学生总体把握了基本知识和内容要点,既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有针对性地提高了能力。学生练习是复习的一种重要途径,最后让学生在练习上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然后再复习,如此循环,师生心中都有数,都有3章可循,不再出现以前的丢了这个,忘了那个,抓不住重点,也不再出现以前的面面俱到,累坏了学生,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