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5淄博十中高一(49级)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共6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道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1.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下面两图密切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A.分封制行省制B.内阁制分封制C.分封制郡县制D.察举制行省制2.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A.学校体系的完备B.商品经济的活跃C.文学艺术的昌盛D.科举制度的推行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4.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唐朝设置节度使D.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5.有人认为古代希腊“不再是全民的国家,而是自由公民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A.实行了直接民主制B.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2/5C.公民资格的排他性D.五百人议事会成立6.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基础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处境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扩充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垄断7.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B.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C.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府上共进退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8.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实行选举制,其产生方式是()A.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参议院选举产生C.众议院选举产生D.参、众两院组成的议会选举产生9.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10.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1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出的主题是()A.多极化的趋势B.美苏冷战C.第三世界兴起D.欧洲复兴12.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两个敌对堡垒”这一说法刻画出的是()A.和平与发展B.欧洲一体化C.美苏冷战D.多极化格局13.“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取最大的收获。”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男耕女织C.铁犁牛耕D.精耕细作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3/514.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15.“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它”指的是()A.丝绸之路开通B.郑和下西洋C.新航路开辟D.三次英荷战争16.16世纪西班牙曾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B.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C.政府滥发纸币D.与荷兰、英国的商业竞争17.“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