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专题答案二、巩固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电力革命)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基础牛顿力学。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前提或保障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成就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核心成果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同期成就纺织:珍妮机动力:蒸汽机交通:轮船(美);火车机车(英、史蒂芬孙)电力:爱迪生-电灯,发电机、电动机动力:内燃机交通: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莱特兄弟-飞机)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新能源蒸汽、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或核能、太阳能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特点1.首先发生在英国;2.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3.科技与工业生产分离,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1.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3.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部门、电力、通讯等领域。1.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资本主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4.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5.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6.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1.生产力迅猛发展2.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5、帝国主义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共同影响1、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3、都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给社会带来的根本性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3、“科教兴国”,注重科技的创新与发明等;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等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①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运动(如: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②改革开放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正满怀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技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于人类。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战争的灾难;战争的需要也反过来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三、理解与运用(材料题)(1)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发明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牺牲了环境。(3)①影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不忘国耻,奋发图强,避免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