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教学目标作者介绍重点字词重点句式译注全文课堂练习分析课文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著名文学家。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宋濂、刘基、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嗜shì学怠dài绮qí秀叩kòu问裘qiú葛gě谒yè余撰zhuàn注音释义嗜(shì)学:喜爱学习。俟(sì):等待屣(xǐ):鞋子。衾(qīn):被子。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文中指香气。裘葛(gé)之遗(wèi):裘(冬衣),葛(夏衣),遗(送)。2、古今词义词语古义今义媵人持汤沃灌走送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或遇其叱咄卒获有所闻右备容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热水菜汤跑行走快步走趋势有时或者最终士兵气味难闻的气味官名,国子监官名,国子监的老师的老师一种学位名称一种学位名称借假期词性活用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笔──用笔,名词作状语)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名词用作动词。)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每天名词作状语)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名词作状语)通假字四支僵劲(“支”通“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都是借的意思)媵人持汤沃灌(灌通盥,浇洗)弗之怠走送之益慕圣贤之道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假借于藏书之家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无鲜肥滋味之享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之代“抄书”宾语前置代词,指“书”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一词多义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是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以衾拥覆以来来因为;把因为用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骈死于槽枥之间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门人弟子填其室或遇其叱咄俟其欣悦于其而向在但是无义他们的,代同舍生的他的,代先达的他,代先达他,代先达“以”字的用法1.以衾拥覆(用,介词)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3.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拿,把,介词)5.约以连兵大举(用,介词)6.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往,介词)7.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凭,介词)8.欲要篡以归(而,连词)9.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在,介词)10.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在,介词)句式解析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撰长书以(之)为贽(省略介词宾语,“之”代这封信。)岂他人之过哉(岂……哉?哪里是……呢?固定句式。)难句解析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全句译作: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全句译作: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