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认识力和探索力的兴趣.二、教材重点、难点1.力的概念教学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3.力的作用效果.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磁铁、铁块、大头针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教师请一位同学把课桌搬起来.教师提问该同学“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因为东西很沉,搬起它用了很大的力,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人将课桌搬起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1.力的概念的教学用投影仪打出人举起杠铃、人推车、人提物体的幻灯片.幻灯片表现了人用力举起杠铃,人用力推车,人用力提东西.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教师总结:人举起杠铃,人对杠铃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人提物体,人对物体用了力.在这里举、推、提……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用呢?用投影打出的幻灯片,画面显示出压路机压路面,拖拉机牵引收割机,起重机吊起重物.请同学们说一下,画面中是谁对谁用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压路机压路面,压路机对路面用了力.拖拉机牵引收割机,拖拉机对收割机用了力.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起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用了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压、拉、提、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打开投影仪,打出前边的六幅图.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六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同学们总结六幅图的共同特点:有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通过对力的概念的分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总结归纳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在这六幅图中人、拖拉机、压路机、起重机的钢绳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铃、小车、收割机、地面、预制板,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可让学生亲自到讲台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发言基础上总结: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力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非要接触.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演示实验二:磁铁、小车相互吸引步骤一:请同学观察磁铁吸引铁块,铁块也吸引磁铁的实验,先验证铁块无磁性.把铁块、磁铁都固定在小车上.步骤二:手按住固定有磁铁的小车靠近固定有铁块的小车,小车向磁块方向运动过来.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指出:在第一步操作中,铁块被磁铁吸过来了.磁铁是施力物体、铁块是受力物体.在第二步操作中,手按住固定有铁块的小车靠近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向铁块运动过来.铁块是施力物体、磁铁是受力物体.演示实验三: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桌子在学生中找一名同学,让其穿上旱冰鞋用力推桌子,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总结:穿旱冰鞋的同学向后推.教师对两个实验进行总体归纳:以上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同时成对出现.引导学生举些例子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用鸡蛋敲碗边,鸡蛋对碗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碗对鸡蛋的作用,所以鸡蛋就破了.老师:这些现象说明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用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