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的力量八道泉中学刘荣邦对教师来讲,认真研究和掌握现代最新的教师职业技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世纪对教师的高标准,高要求,有效地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培养合格人才,是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除了搞好自己的教书工作外,更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首先,关心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首要任务,通过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到温暖,启发觉悟,从而萌发热爱学习的感情或产生改变过去不良行为的动力。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关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事实确实如此,教师只有关心学生,主动亲近学生才能理解他们,才会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体力、兴趣、爱好、特长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因势利导,收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主明当一位关心、热爱、体贴学生而又被学生爱慕和尊敬的老师,走进课堂时,学生乐意接受他的情感传递,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油然而生。教师的思想感情溶入教学内容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一、树立师生如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我国历来有师徒如父子的说法,或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按照这个说法,自然是教师可以以家长自居,而颐指气使,学生只能俯首贴耳,唯唯诺诺。这种旧观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怕老师,怕体罚而失去了上学的信心,教师和学生应该是知心朋友,彼此互相关心,平等互爱,有什么话可以畅所欲言,如同跟朋友促膝谈心一样。教师对学生的困难、疑问要尽力帮助,悉心解决,不让学生失望。这种关心爱护的效果往往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二、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的思想一般比较成熟,而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领导和管理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被领导和被管理者。师生间的这些差异,使两者间经常发生矛盾,如出现“不听说”、“不顺从”,甚至发表不同意见敢于顶撞老师的“出格”学生,而教师出于某种“尊严”,非要加以强制不可,结果影响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协调关系,要解决师生间的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基本途径就是运用师德规范加以调节。在师生关系中,还因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教师发挥诲人不倦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三、创造学生多接近自己的环境了解是教育的前提,接近是了解的关键,学生本来是希望接近教师的,渴望在教师身边得到温暖,如果学生回避教师,这是学生苦闷的表现。因此,教师应努力创造学生接近自己的环境。教师天生和学生打交道,其实要真正接近学生并不容易。往往有这么一种情况:将军身边无士兵,本来几个学生玩意正浓,但见某老师一来,就宛如老鼠见了猫,立刻解散了。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只有多接近学生并让学生多接近自己,否则很难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四、创造后进生转化的条件对后进生要在多尊重、信任、关心、体贴的基础上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想方设法使他们克服缺点和不足,迎头赶上。五、根据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精心培育华罗庚成为数学大师的王维克先生教育学生的指导思想和作法对我们有极大的启迪意义。他说“我们教学生,好比牵着一头牛,牵着牛鼻子走。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老农,只是在拐弯的地方抖动一下牛绳。事实表明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体力、兴趣、爱好、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因势利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六、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的困难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冷暖,询问学生的困难和征求学生的意见。能解决的及时给予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也说明情况,请同学们原谅。这样经常了解分析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真正形成老师关心学生,学生爱戴老师的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七、建立威信一个很关心学生的教师,期望学生成才的愿望也一定很强烈,因而他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喜学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