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魏天欣近年来,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已成为一种时尚。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就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然而,目前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课堂效果并不像期望的那样明显。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自身信息技能问题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遇到的首先是教师的信息技能问题。有很多老师对多媒体教学也只是一知半解,如果这些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能知识的再培训,面对这多媒体教学肯定是不适应的,更不用说自己动手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软件。有的教师能做简单的课件,但课件制作过于粗糙,内容简单,大量堆砌教科书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也有的教师从网上下载的成品课件,由于自身信息技能所限,无力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进行修改,所以,只能照搬、硬套的使用。2.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教师不顾课堂教学目标,滥用多媒体技术;有的则是教学不规范,重点不突出,教师只是把做好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一遍,读一遍,达不到教学互动。基层多数老师等自己制作powerpoint课件,内容虽然符合要求,但有的只是简单地把教案或大纲利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替代教学的板书,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课中的重、难点没有切实得以解决。3.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管理上存在问题多媒体教室在使用时要拉上窗帘,光线较暗,不便于学生记笔记和看书,有时投影不清晰,容易导致眼肌疲劳。有时课件被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导致设计好的授课进程被打乱,甚至被迫取消,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二、解决对策(1)加强教师信息技能培训。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主动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通过自学或培训提高自身信息技能,使教师自身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和手段,搞好教学工作。(2)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努力做到资源共享。新课程缩短了新老教师之间的差距,更便于教师间的合作,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的课件避免了教师人人制作课件的重复和浪费,教师按照分工分课题负责课件的制作,其他教师则采取“拿来主义”,仅需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对课件内容进行微调就可以了。这种课件资源共享的做法符合新课程理念,也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3)多媒体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发挥作用。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新课标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就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化解重难点,化抽象为具体,使之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拟人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使得在运用多媒体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4)要正确认识和使用课件。“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来选择,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能一味只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同一门课程,有的内容很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而有的章节则不一定适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把时间和空间留一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想象和思考,还可以让他们去交流、让他们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