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有多种方法,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B.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通过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染色体B.[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线粒体内产生的CO2到达相邻细胞的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通过6层生物膜D.叶绿体中发生CO2→C3→C6H12O6的变化,线粒体中发生C6H12O6→C3→CO2的变化,两过程中的C3为同一种物质3.关于真核生物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B.转录翻译的场所相同,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互不干扰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4.下列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动态地彼此分离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5.某植物果肉颜色(绿色、红色、黄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关基因间完全显性并独立遗传。现任选一株绿色果肉植株进行自交,子代总表现出绿色:红色:黄色=4:4: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果肉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可能会使受精卵致死B.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不遵循孟徳尔遗传定律C.绿色果肉植株中不存在双杂合的基因型的植株第1页(共6页)-2-D.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果肉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6.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突变性状,雌株全为野生性状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雌株全为野生性状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全为野生性状,雌株全为突变性状29.(9分)荧光显微技术是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被荧光材料处理的生物样品,由于能观察细胞内动态变化,且效果良好,现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1970年,科学家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材料标记小鼠和人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人、鼠细胞融合,并分为两组。开始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其中一组置于37℃下处理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将另一组置于0℃下处理40min,融合细胞仍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该实验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且流动性大小与有关。(2)如果用黄色荧光材料标记染色体端粒(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一个果蝇的体细胞(2N=8)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有条,有个黄色荧光点。(3)如果用红色荧光标记小鼠细胞(Aa)基因A和a,并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一个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会出现红色荧光点个。若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小鼠染色体上基因,会观察到不同颜色的荧光点在染色体上呈排列,从而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了。-3-30.(10分)在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中,密闭容器内有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保持温度恒定且适宜,通过改变光源与容器的距离用以改变光照强度(光合强度用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来表示)。表格为不同距离下的9个相同装置5分钟内产生的气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光源与容器的距离/(cm)101520253035404550气泡数40393022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