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废旧塑料颗粒项目节能评估报告XXXXXXXX二〇一四年四月项目摘要表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XXXXX废旧塑料颗粒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XXXX有限公司联系人电话节能评估单位XXXXX联系人电话项目建设地点XXXXX所属行业轻工项目性质改建项目总投资XXXXX万元投资管理类别备案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建设规模:设计年产XX万t废旧塑料颗粒,一期设计年产量为X万t,二期设计年产量为X万t。其中PE塑料颗粒X万t,PET塑料颗粒X万t,PVC塑料颗粒X万t,PP塑料颗粒X万t。实际产量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建设内容:一期主要建设内容为PET和PE生产车间1座,PVC和PP生产车间1座,配套的成品库房、原料堆场、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等设施;二期主要建设内容为PET和PE生产车间1座,PVC和PP生产车间1座,配套的成品库房、原料堆场、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系统等设施。项目总用地XXX亩(约合XXXXm2),各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合计319000m2,各建筑物建筑面积合计26600m2。项目年综合能主要能源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折标系数折标准煤量(tce)电万kWh5946.520.1229kgce/kWh7308.270.35kgce/kWh20812.82源消费量水万m3715200.0857kgce/m36.13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tce)当量值7314.4等价值20818.95项目能效指标比较指标名称本项目指标对比值单位产品综合能耗36.6kgce/t技术相同行业37.5kgce/t项目产值能耗比较指标名称本项目指标对比值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98kgce/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28kgce/万元1.32kgce/万元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影响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本项目完成后,年能源消费量为20818.95tce(等价值),占XX“十二五”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的0.49%,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无不良影响。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本项目新增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十二五”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比例m为0.36,项目增加值能耗影响所在地单位GDP能耗的比例n为-0.9。对XX“十二五”GDP能耗指标完成影响较小。项目简介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1、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应选用价格相对较低、隔热较好的保温材料,加强用热设备、管道的保温。2、本工程设计中,生产线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如电气、供水等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3、项目水循环利用率为88.3%4、水、电进入车间时均设置计量装置,消除跑、冒、滴、漏和浪费。项目简介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简介在节能措施、能源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无法真实反映出本项目能源消耗及利用情况。节能评估提出的主要是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1、过程控制:加强工艺条件的控制,保证各相关参数在最佳值。2、加强设备运行管理,提高设备能源利用效率:为了合理的使用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完好率,利用最少的能源发挥更多的效能,公司将制定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维护保养等)。加强对设备的测定、巡检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采取动态维修的设备维护维修模式,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隐患,确保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3、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通过配置相应的监测仪器,对重点用能设备进行能源利用效率的实际监控,并与同类型的机台设备先进的能耗指标进行对比,以便查找是设备管理的问题还是设备自身工艺参数的控制问题,挖掘节能潜力。目录前言...................................................................................................................................11评估目的和意义............................................................................................................12评估过程........................................................................................................................11评估依据.........................................................................................................................11.1评估范围和内容.........................................................................................................11.2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