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一、可行性研究(一)技术可行性(二)经济可行性(三)营运可行性二、系统总体设计(一)开发工具平台(二)数据库分析(三)数据流图(四)系统功能结构图三、详细设计(一)登陆窗口子模块(二)学生档案资料录入子模块(三)档案信息查询子模块(四)学生成绩录入子模块(五)学生成绩查询子模块(六)学生学籍导入子模块(七)学生学籍管理子模块(八)系统菜单1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摘要】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中,要求其具有实用性强、使用方便、效率高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本管理系统正是围绕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开发的,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本系统的应用特点,并进行了大量的检验,证明其的确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是一个已具备了实际应用能力的软件。本文主要论述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在涉及到VB及Access中的部分知识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讲解。【关键词】学生档案管理;查询;窗体;模块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将以开发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档案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2一、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一)技术可行性:本系统采用MSWindows98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开发平台选用MsVisualFoxpro6,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MSWindows98和MSWindows2000Professional上都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sVisualFoxpro6,这是目前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二)经济可行性:采用新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提高学生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三)营运可行性: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培训,上手较快,学校学籍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故新系统还需要满足以下这几个标准:(1)标准性:系统的软硬件选型都应该采用工业化标准,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又可以分享在此标准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2)可靠性:由于学籍信息的重要性,系统的软硬件应均为质量可靠,并采用RAID0+1廉价磁盘冗余保护技术,确保不会由于软硬件故障造成系统运行终止而使用户蒙受损失。3(3)安全性:通过软件的编制及硬件设置,控制使用者接触数据的权限,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4)兼容性:系统的所有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