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的选择1选择的原则循环水泵在供暖系统中所占比例,无论是容量还是设备数量都是很大的,运行中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和管理,确保正常供暖和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选择的原则是:设备在系统中能够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行。选择的内容主要是确定它的型式、台数、规格、转速以及与之配套的电动机功率。选择时应具体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所选的循环泵应满足系统中所需的最大流量和扬程,同时要使循环水泵的最佳工况点,尽可能接近系统实际的工作点,且能长期在高效区运行,以提高循环水泵长期运行的经济性。2力求选择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相对比较高的循环水泵。1力求运行时安全可靠、平稳、振动小、噪音低、抗汽蚀性能好。4选择适用于流量变化大而扬程变化不大的水泵,即G—H特性曲线趋于平坦的水泵。2循环水泵的参数1流量1根据设计热负荷计算流量;2根据室内采暖系统形式,在没有任何调节手段时,计算因重力或温降引起的垂直失调,并由此能克服或基本上克服这种垂直失调所需的最佳流量值;3根据室内采暖系统形式,在具备有调节功能手段且行为节能意识尚未具备时,可暂按2条确定流量。待行为节能意识到位或基本上到位后,届时再采用调速泵的调节实现节能,为时不晚。必须指出,最佳循环流量值的概念不是“大流量”,而是建立在目前的室内系统尚不具备调节手段的前提下,把垂直失调率控制在15%以内,层间室内温度的差值控制在0.2—0.4℃之间的最小流量值。2扬程1确定热源设备系统或换热设备系统的阻力:锅炉房系统应控制在15mH2O以内,换热设备系统应控制在10mH2O以内。2热力管网的最不利环路阻力,主干线按经济比摩阻30.70pa/m进行计算,局部阻力可考虑1.15—1.20的附加。3室内系统的阻力:一般为2—3mH2O,水平单管串联在八组以上和共用立管分户控制系统应考虑3—5mH2O。4系统富裕压力一般为3—5mH2O。3热水供暖系统的介质温度和工作压力,应根据设计计算而定,而不是锅炉的额定温度和压力。为获得上述参数,新建供暖系统可通过计算求得,对扩建和改建的供暖系统,最好是对系统管路进行实际地测定,最后用理论计算校核,这样比较可靠。3选择方法利用“水泵性能表”选择水泵,目前市场水泵型号、品种繁多,适合于供暖系统的水泵有单级单吸或单级双吸立式管道泵、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直联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轴开式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和单级双吸中开蜗壳式离心泵等。选择步骤:1原有计算的流量和扬程可不再进行附加。2在已定的水泵系列表中找某一型号的泵,查找的流量和扬程与“水泵性能表”列出的代表性(一般为中间一行)的流量和扬程一致,或者虽不一致,但在上下两行工作范围内。如果有两种以上型号的泵都能满足要求,那就要权衡分析,通常应选其中比转速(ns)较高的、结构尺寸小、重量轻的泵。3具体选定了泵的型号后,要检查泵在该系统中运行时的工作情况,观察它的流量和扬程变化范围,是否处在高效区内工作。如果运行工况点偏离高效区很远,则说明泵在该系统中工作经济性差,最好另行选择。4循环水泵特性与热网特性的匹配循环水泵的工作特性曲线能否与热网特性曲线相交在设计点上是很重要的,实践中,常出现热网特性曲线右移,表现在泵出口端的阀门不能全开,促使出口端的阀门长期处在节流状态,水流不断冲刷阀芯,一旦阀芯被冲刷变形,轻者失去关断功能,重者会失去节流作用,致使电机被过流烧坏,酿成事故。再说,水泵出口端的阀门主要作用是关闭,不允许长期大关度节流使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凭经验过大的估算管网阻力,而不是进行系统的计算。2新建管网按规划负荷计算阻力,而实际运行负荷差距很大。3原有旧管网的管径比正常偏大,或利用二次网的管道改做一次管网使用。4水泵配用电机功率偏小,市场经济后,厂家只按泵的最高效率点的流量值配用电机功率。为达到目的,针对上述的情况,采用以下四种措施组织实施:1换水泵:重新选择循环水泵,满足热网所需流量和扬程的需要。2换电动机,更换比原功率大一级的电动机,如原为90kw的电动机可更换为110kw或132kw的电动机。3改变运行方式:如果原来系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