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微型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衔接及综合应用的课程。尤其微处理器大量发展和计算机渗透嵌入各种仪表和控制系统后,“微机原理与应用”成为组构系统的基本技术。《微型原理与接口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其课程着重介绍微型计算机基本构成及应用方法。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与电子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并为《单片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打下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这门学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微型计算机基本构成与外界联系(广义输入/输出)的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计算机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学习微处理器芯片基本功能、指令系统、构成微型计算机的外围芯片,以及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接口芯片。掌握微型计算机结构特点,以及实现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连接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和了解各种典型环境下接口设计原则;熟悉和正确选择常用的几种大规模集成接口电路。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二、课程目标1.知道《计算机接口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知道该课程的研究领域和技术前景;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拓宽计算机应用的领域和范围的思路和概念。3.掌握计算机结构特点,以及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连接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掌握和了解各种典型环境下接口设计原则;熟悉和正确运用常用的几种大规模集2成接口电路。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一)微型计算机概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2.微型机的分类3.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4.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述√√√√(二)8086微处理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8086的编程结构2.8086的引腿信号和工作模式3.8086的操作和时序4.8086的存储器组织和1/O组织√√√√3(三)80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8086的寻址方式2.8086指令系统的概况3.8086指令系统4.ASM—86汇编语言中的标记、表达式和伪指令√√√√(四)微型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传输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为什么要用接口电路2.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信号3.接口部件的1/O端口4.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五)串并行通信和接口技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接口的功能以及在系统中的连接2.串行接口和串行通信3.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8251A4.并行通信和并行接口5.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5A√√√√√(六)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和计数器/定时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4知道理解掌握学会6.1中断控制器8259A6.2DMA控制器8237A6.3计数器/定时器8253√√√(七)模/数和数/模转换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7.1概述7.2数/模(D/A)转换器7.3模/数(A/D)转换器7.4采样保持电路7.5多路转换模拟开关√√√√√(八)键盘和LED显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8.1键盘设计8.2LED数字显器8.3键盘和显示设计实例√√√(九)CRT技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知道理解掌握学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