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满堂灌”给我的收获VIP免费

“满堂灌”给我的收获_第1页
1/1
“满堂问”给我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采取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们“以能够提问题为荣,以善于提问题为荣,以敢于提问题为荣”。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形成了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敢于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我们班的学生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他们争相提出各种疑难的问题,然后由我来解答。当然,在很多时候,学生们所提的问题都能把我这个老师问倒,但我不气不恼、不烦不躁,耐心地和他们共同研究解答问题,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满足学生的要求。我想,正是在学生们的这种“满堂问”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能力的不足和学生们的可爱之处。我开始频繁地和学生们进行课下交流,不断地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地“充电”,增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被学生们难倒的“尴尬”时刻。在一次语文课上,在我即将顺利讲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问我:“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诗中说‘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插在什么地方?”我一听,当时就头脑一片空白,这名学生提问的角度很新颖,也很“刁钻”。在备课时,我曾苦思冥想,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但是“百密必有一疏”,学生所提的问题我根本连考虑都没考虑到。面对把我难倒的那位学生的一双求知的大眼睛,我感到自己很惭愧,很无知。因为没有别的老师听课,我本可以话题一转,避开这个问题,但我自己想:绝不能伤害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因为那是我从教以来一直苦苦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短暂的思考、沉默后,我满怀爱意地望着那名学生说:“你的提问很新颖,也很有创意,好好努力,你一定很有前途。”紧接着,我又坦率地向他道歉并承认自己“不知道”,并表示自己一定查阅资料,搞明白后再告诉同学们。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表态竟然引起了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我明白,大家的掌声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老师。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那句学生们每天早读时都要读到的古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想让我的学生们慢慢地了解到老师们并不是万事通,也不权威,还有很多不懂的知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满堂灌”给我的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