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方法——八(1)班家访案例分析王学良张玉龙是班里令人最头疼的学生之一,父母离异,留守学生,人很聪明,但无心上学。在班里跟几个同样无心学习的学生经常在一起玩,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滞后,常欠交作业,课堂上常睡觉或搞小动作。但他也又一些优点:如乐于助人,尊敬老师,热爱劳动,体育活动积极。如果他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必定是可造之材。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我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2011年11月8日是个星期二,下午放学后我约好张玉龙去他家,当他的外公听说学校老师来了后就开始不断地数落,听着外公的骂语,他的脸色马上暗了下来,然后就和他外公顶起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就马上改口:张玉龙在学校表现不错,班内的地脏了,他会很快、主动地打扫干净;看到老师都会问好;会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上体育课活跃、积极,老师都说他的表现很好。听了这些表扬的话,他的外公不再吭声,脸红红的,而他明显没有刚才那么激动了。接着我继续表扬他的其它优点:如聪明,机灵等。由于说的都是好话,他的外公也高兴了起来,便也陆续地说出他平时的一些趣事。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指出他几点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希望他今后能够改正,做得更好。他马上表态:尽快改正自己的坏毛病,每天争取进步一点。于是,我让他自己进房制定今后的学习计划、短期内的目标和长期的目标以及奖惩方法等等。他的情绪一直都很高涨,并一再表示不会让老师失望。在他进房间写决心书的时候,我跟他外公交流起来,不出所料,他的外公平时经常给他说一些打击的话或动不动就打他,老是觉得他比别人的孩子要差。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你在这样下去,将来肯定没出息;我们对你真的是失望,也不想管你了,看谁要你。而他最烦就是听到这话,一听到这话,他不是大发雷霆,就是摔门而去。我向他们指出: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完美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我们的任务是细心地观察、发现、找出孩子地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孩子前进,不断为孩子的进步加油。但同时也要注意,该指出的问题应及时指出,该批评的时候,应当及时批评。另外,不仅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引导孩子自己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是要分步进行,不要把目标一下子定得太高,免得挫了孩子的积极性,只要他能保持一直进步下去,而且成为一种定势,使他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到克服困难的愉悦,成功的愉悦,才会成为他下一次争取进步的动力。这些话,令他的外公外婆很感触。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玉龙违反纪律的次数明显减少了,学习成绩也一步步提高。通过这次家访,使我深刻感受到家访的重要。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家访工作要多“报喜”,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面对家长责骂孩子时,不应该添油加醋、落井下石,应多说点孩子的好话,使气氛缓解下来,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坐下来商量以后应该怎么做,还能取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在家访中鼓励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初中历史《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七七事变,松沪抗战,及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历史事实。抗战初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带来的灾难,通过提供资料、创设情境和组织讨论,培养了解,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组织学生网上查找资料、写文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写感想,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唱国歌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在卢沟抗战中体现的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怕牺牲、坚守到底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二.教学重点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