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书序,“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它是指用来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赠序,古代送别以诗文相赠,写在诗文前的文字称为赠序。后来没有什么诗文,只写一篇送别赠言的文章,也叫赠序。内容多为赞许、勉励之辞。本文即属此类。体裁特点体裁特点作者简介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初期著名散文家,生平著作甚丰,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教学目标·积累文言词语,把握赠序的特点。·学习运用对比阐明主旨的写作方法。·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勤奋的精神。读准字音嗜学加冠硕师叱咄皲裂媵人容臭缊袍烨然廪稍裘葛冻馁负箧曳屣朗读课文文言句式•文言文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凡是现代汉语需要用主语“他”“他们”的地方,在文言文里就只重复用名词,或者省略主语。•如:(先达)未尝稍降辞色。•(马生)撰长书以为贽。•与之论辩,(马生)言和而色夷。•(马生)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整体感知1、这篇序言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以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2、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研读课文1、作者求学的经历具有怎样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2、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3、作者通过对比,想要说明什么道理?4、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赠序的特点?难易对比•余幼时学习情况:①致书之难②从师之劳③奔走之苦④生活之艰•诸生的学习条件:①无冻馁之患②无奔走之劳③有专门老师④有丰富藏书余之求学今诸生学于太学书假借笔录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师未尝稍降辞色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衣缊袍敝衣处其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无冻馁之患行穷冬烈风行深山巨谷坐大厦之下无奔走之劳请用原文中的词句填充下表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不起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不起决定性作用。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决定性作用。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奋,能吃苦,求学者的态度:要勤奋,能吃苦,有恒心。有恒心。文章揭示的道理:文章揭示的道理:赠序的特点流辈甚称其贤——善学辞甚畅达——有文采言和而色夷——谦恭1、赞赏2、勉励:余故道为学之艰以告之课堂小结•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运用对比手法阐发主旨。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课堂练习拓展延伸•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注意辩证说理;2、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