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导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题研究总结——数学组数学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各门学科发展的基础,特别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数学领域更是一个基本学习领域,是整个新课改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深化我校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2004年秋学期刚开始,数学课题研究组的全体老师反复温酿、讨论,制定了二年规划的“以趣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课题。课题的内涵是“以趣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指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已发现问题和独立动手试验操作能力。课题研究方法是要运用理论研究、实际行动、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二年来,我们紧紧团绕课题研究内涵的界定,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践行我们课题研究规划。课题研究过程中全组老师定期集中研讨、反思我们工作情况,总结、规划下步工作;不定期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二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课题研究信息记录,记录了我们个人研究信息,学习新教育著作刊物的有关信息。做了大量的集体研讨反思、个人研究反思、学期工作反思,反思了我们研究工作的成功与不足,不断地改进了我们研究工作思路和工作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按照课题内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通过理论与实际教学的不断磨合,不断提炼形成一定教学规律或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自由探索、善于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及自学能力。通过学生、学校变化、通过老师们的行动研究记录,说明了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以趣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梁日钦老师在信息记录中写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兴趣的特点和教材内容,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一方面要有丰富生动的语言,能把枯燥的教学知识补以绘声绘色的文学表达使之生动活泼,使学生喜爱的情趣,另一方面要支预测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度,不失时机地抓住创造趣例的机会,从而提高课堂的趣味,使学生爱学和求学。自主学习,就是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认知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力作用,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去获取知识。”他是这样写,也是这样进行自己的课题研究。他上的“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是这样的:(一)复习,引入新课(1)想一想,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哪些?它们是怎样计算的?(2)圆柱切开后,可拼成什么立体图形,你想试一试吗?(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1)分组讨论操作拼图形(2)思考:①接近什么图形②它们有什么关系③公式怎样(三)尝试自学例4(1)完成例题(2)试说你是怎样想的(四)分组讨论,回答问题(1)已知的圆柱底面半径和高h,公式怎样?(2)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和h,公式怎样?(五)尝试完成例5(六)小结(七)课堂练习(1)做一做(2)练习1、2题这节课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以趣导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较好尝试。为使我们课题研究更深化,不但个人在课堂中体验,更经常开展研讨课活动,2005年5月19日的梁芬老师以“激趣”、“自由探究”为题作年度课题研究检验的研讨课。课开始提问导入,你知道国庆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你知道你是哪年哪月出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出示93—2005年各月天数的统计表,学生观察反馈信息,回答通过观察发现什么?发现二月28天,大月31天……继续观察,大月与小月合起来是12个月吗?引导,你想很快知道哪个月是大小吗?(师讲授“歌谣法”、“拳头法”)课堂练习,提出结束这节课成功在于,课的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能在课中有效引导,让学生在丰富内容去探讨去思索,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也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一定成效,得到一定深化。老师们对课题的研究有层次,有形式,多样化,如潘焕香老师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主要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懂得我们身边都有数学,从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较难学好,梁双秀老师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