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A.u<fB.f<u<2fC.u=2fD.u>2f3.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B.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C.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D.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4.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5cmB.10cmC.20cmD.30cm5.常州河海大学宋迪颖设计的“醒目药瓶”获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该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小明手持瓶盖儿观察要瓶子测面的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B.图甲最小,图丙最大C.图丙最小,图乙最大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6.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7.如图甲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P与F的某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A.B.C.D.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8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倒立的像D.一定是正立的像9.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照相机B.平面镜C.幻灯机D.放大镜1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成正立、缩小、实像的性质制成的12.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13.(2分)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一定小于8cm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14.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15.微距摄影是指照相机通过镜头拍摄与物体等大或稍小的图象.如图所示,一次微距摄影中,拍摄图象与物体等大,光学镜头等效为一个凸透镜,则物体一定位于A.两倍焦距以外B.两倍焦距上C.两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D.1倍焦距以内1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l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