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防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然灾害的防护》是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民防知识》读本中第四章《自然灾害及偶发事故的防护》中的第一小节的内容。本小节包括水灾的防护及地震灾害的防护两方面内容,主要介绍了遇到水灾时的自主逃生与救护以及地震发生时的室内与室外应急防震知识。本节内容浅显易懂,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水灾、地震灾害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危害性。(2)掌握水灾及地震灾害的自我防范、应急和救护知识。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正确的水灾、地震灾害自救及水上救助、岸上救护的程序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抗灾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及施救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教学重点:掌握水灾及地震灾害的自我防范、应急和救护知识。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水灾、地震灾害自救及水上救助、岸上救护的程序和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示范引领发、演练法教学准备:多媒体、人体模型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3.精心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演练。4.发挥多媒体功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情分析:此内容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很有实效性。虽然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但是他们很少有自救与施救机会,对自然灾害的防护知识掌握得较少。部分男生酷爱游泳,抓鱼等活动,因此掌握水灾的防护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2008年5月12日,学生曾经历过一次地震。当时学生才上二年级,年龄较小,印象已经比较模糊。我校每期都开展了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学生对地震灾害的防护并不陌生。在此再次学习地震灾害的防护知识,学生会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展示洪水、地震灾害的图片,学生观看。2.提问:你知道画面中发生了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3.导:像洪水、地震这些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板书:自然灾害)你还知道有哪些自然灾害呢?(学生自由发言)4.导:这些自然灾害都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那我们该如何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呢?今天,我们就一同去学习《自然灾害的防护》。(补充课题,学生齐读。)1【此环节利用画面引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灾害的残酷,知道其危害是难以想象的,从而对各种灾害的防护方法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无形间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二、学习“水灾的防护”师:首先我们要去学习水灾的防护。(板书:水灾的防护)(一)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遇到水灾时的自助逃生”及“溺水时的救护”的相关段落。2.交流收获。生1:在暴风雨后,江河易发洪水,洪水往往来势凶猛。山区遇暴雨,有可能会爆发山洪。生2:遇洪水时应立即向高处转移。可选择距离最近的坚固楼房、大树作为临时避难场所。生3:如果形势不是很危急,应带一些饮用水、食物、衣物等,以备等待救援时用。……【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书本中自己收获新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梳理归纳要点,巩固新知师:同学们真会学习,收获很大。现在老师把你们的收获进行了梳理归纳,请看——多媒体依次出示:(1)洪灾是指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致使水流漫溢河道两岸或河堤决口导致洪水泛滥的灾害。重庆地形多山,河床窄小,洪水来势凶猛……(师讲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洪灾及其特点。)(2)遇洪水,转高处。(3)不危急,带物品。(4)洪水围,发信号。出示练习题,判断学生对(2)-(4)知识点的掌握情况。(5)身难保,借物逃。困水中,应冷静,借物漂,划手脚。(6)沉入水,屏住气,划手脚,忙换气。①女生读。②抽会游泳的孩子演示如何划动手脚及如何换气,让学生学习。(7)人溺水,身后救,抱住头,抓住手。①指名读。②情景演示:一同学溺水了,另一同学从岸上“扑通”跳下水,一手抱住溺水者的头,一手抓住他的手臂,使劲拖上了岸。③同桌相互练习一次水上救助。(8)救上岸,抠口鼻,去污泥,呼吸畅。头向下,拍后背。呼吸停,“人工”帮,心脏停,压心脏。①男生读。②多媒体出示人工呼吸和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