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XX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进(2008年元月25日)同志们:新年伊始,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探讨发展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努力开创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推动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刚才,谢杰同志就全市2007年发展改革工作作了总结,分析了当前发展改革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2008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任务,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午,市县发改系统还要召开工作座谈会,深入研究探讨发展和改革工作。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一、深入分析认识市情,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初步统计,2007年我市gdp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29.05亿,增速14.8%,继续保持经济总量全省第四的地位。二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快速增长。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5亿元,同比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3亿元,同比增长17.6%;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26.37%。三是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9亿元,同比增长33.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9元,同比增长21.02%;农民人均纯收入3926元,同比增长17.86%。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国内经济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指导下,呈现增长较快、第1页共9页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2008年是深入实施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并将迎来奥运会的举办,国内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健康快速发展轨道上,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市总体有利,一是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政策明确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支持,我市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望获得更多支持;二是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快。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我市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与特色产业培育带来的良好机遇;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快速融合、金沙江流域开发全面启动,为区域互利合作提供了大有可为的现实机遇;三是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投资、消费持续扩大,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在充分肯定成绩、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一是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多。二是从国内看,在以“两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转变,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向明显通胀转变)为主要任务的调控目标下,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从紧,土地政策更加严格,产业准入门槛提高,进出口政策面临调整,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出台将加剧各项发展要素制约,使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难度增加。三是从市内看,发展总量不足、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结构不优仍是我市最大的实际,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优,对外开放不够,节能减排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等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追赶的关键时期。认真分析当前我市经济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和市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提升期,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更为繁重,体制机制的创新更为艰巨,对内对外开放的要求更为紧迫,改善民生的责任更为重大。我们要以新的视角审视市情,以新的理念谋划发展,以新的举措推动发展,大力破除内陆观念、第2页共9页自满观念和休闲观念,不断强化开放意识、前沿意识、进取意识和爬坡意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