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波粼粼(líng)的迎霞湖见证着重庆一中的辉煌,春风不语,桃李芬芳。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yìn)蔽?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shuò)的瓜果。D.在冰川主宰(zhǎi)的天山上,雪莲花守望着苍凉,绚烂绽放。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暄腾啜泣点缀浮想连翩B.滑嵇飘缈蹂躏随声附和C.匿笑狩猎障碍重峦叠嶂D.嘻戏澄澈慷慨苦心孤诣3.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3分)①山茶花开满了缙云山,芬芳了整个西南。②川江号子银铃般的歌声弥漫在三峡的两岸。③重庆,有山的豪迈和坚韧,有水的纯洁和柔情,有火的激进和热忱,有土的朴实与厚重。④春节的鞭炮声唤醒了沉睡的山城。A.①比喻②夸张③对偶④拟人B.①拟人②夸张③排比④比喻C.①夸张②拟人③反复④比喻D.①夸张②比喻③排比④拟人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花枝招展的杨玉环做梦也没有想到马嵬坡是她生命的终点。B.浣花溪畔的西子遇见范蠡的秋波一转,定格了时间,也定格了海枯石烂的誓言。C.董卓被刺的消息传到郿坞的时候,貂蝉的嘴角忍俊不禁地流露出淡淡的笑容。D.向着黄昏的青冢换来了匈汉间60年的和平,出塞的王嫱何曾有过得失之患?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春节期间,为了避免火灾事故不再发生,重庆市消防局加强了防范力度。B.实施火车票实名登记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票难求”。C.小小的饺子不仅象征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也象征除夕夜一家人的团圆。D.通过祭祖、庙会、舞龙等一系列活动,河南鹿邑吸引来了众多的游客。6.参照下面的示例,为“幸福的瞬间”创设两种恰当的情境,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不限。(4分)示例:幸福的瞬间就是——全家人围着年夜饭,吃汤圆,看春晚……幸福的瞬间就是——幸福的瞬间就是——7.综合性学习(11分)春节临近,重庆一中初2015级准备开展“探索春节民风传承华夏文明”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重庆一中初2015级35班的班长小松采访陶老师的对话内容,请你根据小松1的对话记录完成下面的题目。小松:陶老师:“年”的本意就是谷物成熟,原来写成“秊”,人背负稻禾的形状,是会意字,象征粮食成熟。“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常用的春联横批其实就是人们对“丰收”的一词的喜悦。小松:原来如此!那为什么有的人却说“年”是一种怪兽呢?陶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牵涉到“年”的另一层含义。古人问候常说“别来无恙”,其实在民间传说中“恙”和“年”都是怪兽,后来就引申为疾病和魔鬼。正所谓“好事多魔”,大人就给小孩子发一个红包用来“压祟”,这就是“压祟钱”,也就是现在的“压岁钱”。那么,“过年”就是躲过怪兽和鬼祟的心愿,是一种平安和吉祥的祝福,这是民间对年的解读。小松:陶老师,我懂了,那放鞭炮,贴春联的民俗是不是也是驱除恶魔,祈求平安的意思呢?陶老师:对!这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认知。当然“年”还有很多很多丰富的内涵。比如说道家就认为“年”是初始,是一个起点。“元亨利贞”是一个循环,“年”是“元”开头,春节也是春天的开始,象征着希望,包含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祝福和期盼。小松:我觉得“年”还应该包括一种“团圆”的意思,因为“年”是阖家团圆日子。感谢陶老师的指导,祝陶老师春节快乐,阖家团圆。陶老师:你能有这种理解很是难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你们这一代的传承和发扬。也祝你春节快乐,阖家幸福。⑴小松同学第一个问题没有做在采访记录上,如果是你是小松,你该如何开始这次采访呢?请结合采访记录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3分)⑵从小松的采访记录可以得知,陶老师认为“年”有哪些内涵。(3分)⑶采访了陶老师之后的小松立即着手准备“探索春节民风传承华夏文明”的主题班会,小松想到了以下两个活动板块。请你也帮助策划,将你的活动形式写在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