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委书记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4月7日)XX省委书记孙政才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部署我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工作力度、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环境、凝聚强大力量。下面,我讲五个方面意见。一、切实增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按照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融合,实现社会和谐与永续发展。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之一,是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和宝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相协调的,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是相适应的,社会大局长期保持和谐稳定,社会形势是好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用30多年时间实现的快速发展,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走完的发展历程。这一空前的社会变革,使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诸多社会矛盾和第1页共53页问题在我国相对较短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给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今年2月,中央举办了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周永康同志在研讨班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全面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社会管理理论和群众工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吉林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从我省情况看,我们在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省保持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二是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亟待加强。三是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四是维护边境安全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五是敌对势力加紧实施渗透破坏活动。六是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七是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问题突出。八是公共安全事故高发多发。九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亟待加强。十是信息网络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既有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带来的问题,也有我们工作不到位带来的问题;既有长期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社会深刻变革、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既有社会建设滞后带来的问题,也有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不够造成的问题;既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既有全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吉林特有的个性问题。总的来看,这些问题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进一步深第2页共53页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二、认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