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课时,每周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我选择了本主题的后半部分,既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主要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而是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本单元包括“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单存在”和“基因会变化”五个专题。专题一通过调查人类的性状,认识相对性状;通过转基因鼠实验,认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二以克隆羊多莉为起点,由相关实验和结论,认识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专题三在前两个专题综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阐明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其传递特点。专题四补充说明除了生殖细胞外,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成对,并认识性别的决定过程。专题五转向前四个专题的另一个方向:变异。这五个专题的确定以基因为线索,基本覆盖了教材的全部内容,基本不改变教材的教学顺序,个别知识重新规划了专题。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基因的功能、位置、本质、传递和应用。本单元学生通过调查、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拟实验等方式,认识性状是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自间传递的桥梁;知道性别决定的道理;认同禁止近亲结婚;了解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其传递特点。4.说明人的性别差异的原因。5.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原因。6.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方法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物的性状及其在亲子代间的延续性。2.通过模拟制作,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3.通过探究实验分析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其传递特点。4.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5.通过探究活动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3.提高探究实验的能力。4.认同近亲结婚的危害。5.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对应课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3.认同优生优育。4.解释人的性别决定。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6.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你长的像谁?2.为什么你长的像父母?3.为什么你有的地方像父亲,有的地方像母亲?专题划分专题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课时)专题二: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1课时)专题二: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2课时)专题四: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单存在(1课时)专题五:基因会改变(2课时)专题二专题二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所需课时本专题使用1课时专题二概述本专题内容在整个单兀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前专题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这功能的认识,开启后专题基因伴随染色体成对存在于体细胞中。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要知道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并制作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模型。首先,在回忆“克隆羊多莉实验”和“转基因鼠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将要推测基因可能在细胞核中;其次回忆“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推测染色体、DNA和蛋白质中谁是基因;再次通过“人体(女)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计数染色体、DNA和蛋白质的数量,并从调查的性状大体估计基因的数量,从数量上否定一条染色体不是一个基因,一个DNA也不是一个基因;最后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前面的对基因数量的估计,形成基因是DNA的片段的认识并制作模型。专题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事实推断基因的本质。2.通过模型制作,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