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团结中学王伟玲2013年5月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会判断传染病的不同类别。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健康打下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难点: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特点。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学习卡片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1、谈话导入新课。2、出示本课目标。(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自学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第68—72页,8分钟后回答以下自测题。自测题:(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英文缩写为———。(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或———。(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方面。(5)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环节,做到——————和—————相结合。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要以————————————为重点,对消化道传染要以搞好———————、———————为重点。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一个控制切断保护传染病流行的三个主要综合措施重点措施预防接种后,保护易感人群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三)检查自学情况。(四)学生合作讨论并纠正,教师释疑(五)当堂训练基础巩固:1、患有狂犬病的狗、疯牛病的牛等生物都能够散播病原体,这些生物叫做—————。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经过哪些环节?病原体→()→()→()→患者3、传染病可根据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如肺结核)、————(如艾滋病、流感)、——————(如蛔虫病)。4、传染病可根据病原体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如禽流感、百日咳、肺结核)、—————————(如蛔虫病、伤寒、细菌性痢疾)、———————————(如乙脑、疟疾)、—————————(如狂犬病、血吸虫病、癣)。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毒性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深化练习:1、蚊子是传播许多传染病的媒介昆虫,下列四个选项中都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的是()A.甲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B.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D.丝虫病、流行性感冒2、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A.患乙型肝炎的人B.带有疟原虫的蚊子C.家里的猫、狗D.消化道传染病人用过的毛巾3、某医院接受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BBC综合运用:1、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丝虫病,据简图甲→蚊子→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2)乙在患病前是—————,患病后是———。(3)微丝蚴是————。(4)蚊子是—————。2、填表,照例子归纳传染病特点并举例说明。特点说明举例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流感病毒(流感),结核杆菌(肺结核),HIV(艾滋病),肝炎病毒(肝炎),蛔虫卵(蛔虫病),淋球菌(淋病)。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六、课后作业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并写出预防措施。七、板书设计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