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泵站施工方案及方法一、概况本工程有泵站2座,分地下、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为一现浇箱形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为混凝土空心砌块房屋,外墙面水泥砂浆粉刷,刷涂料。本工程特点:地下井底较深,场地狭小,工期紧迫,按投产要求11月10日完工,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做好充分施工准备,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认真落实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精心施工,确保顺利建成投产。二、施工部署根据泵站地下部分埋深较深的特点,施工程序先安排泵站及生产水池的基坑开挖和土方外运。泵站的施工顺序是:挖运土方-填级配砂石-混凝土垫层-地下部分底板、墙、柱、j上部柱梁板砌墙-门窗安装j屋面防水-内外粉刷-地坪-机电、通讯设备及管道安装-外墙涂料及收尾三、施工进度计划泵站投产要求工期较紧,需在11月10日前完工,因此要采取技术措施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情况下,适当穿插交叉施工,按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四、施工准备1、生产准备(1)清除工程范围内的障碍物。(2)修通泵站边缘与施工主干道的临时道路,尽量结合永久道路修筑。(3)土方工程,采用挖土机开挖,土方运至弃土场堆放。(4)按施工总平面图修建临时设施堆场,预制场堆放堆。安装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在场地周围设临时排水沟。(5)遇软土地基就进行换填(加固)处理。(6)提出泵房门窗、预埋件等配件的加式订货数量及进场时间。2、技术准备(1)认真进行施工图纸学习,审查和土建与机电管道专业的综合图纸会审,进行技术交底。(2)编制地下部分结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根据分项工程作业和施工操作要点,组织施工人员学习。(3)根据设计总图作好测量总控制,设置基准点,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4)底板采用全站仪与经纬仪相结合进行测量定位。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1、施工测量(1)根据泵站施工总体布置图和有关资料,按施工需要布设施工控制网。(2)针对泵站工程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施工放样及检查工作。(3)提供泵站工程局部施工布置所需要的测绘资料。(4)泵站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点的埋设和施工期的定期观测工作。(5)泵站建筑物的几何形体和基坑开挖线的施工测量。(6)泵站底板上部立模的点位放祥,宜以轴线控制点直接测放出底板中心线(垂直水流方向)和泵站进、出水流道中心线(顺水流方向),其中误差要求为土2mm;然后用钢尺直接丈量弹出站墩、门槽、胸墙、岸墙、工作桥等平面立模线和检查控制线,以便进行上部施工。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mm)项目精度指标说明分部部位内容平面位置高程工程中误差中误差混凝土泵站底板轮廓点放样±20±20①平面相对于轴线控制点(泵址中心轴线标志点);②高程相对于工地水准基点进、出水流道和泵井轮廓点放样±10±10岸墙、翼墙轮廓点放样±25±20消力池、铺盖轮廓点放样±30±30土石方开挖轮廓点放样±50±50包括土方保护层开挖泵站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安装安装点±(1〜3)±(1〜3)相对于建筑物安装轴线和相对水平度施工期间外部变形观测水平位移测点±(3〜5)——相对于观测基点——±(3〜5)2、土方开挖及基坑排水(1)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土方运输采用挖掘机与自卸汽车配合车辆外运到堆土场地。为了保证土方开挖安全防止塌方,基坑按1:0.67放坡。放线抄平与人工挖土密切配合,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池底标高的控制,必须留置20cm余土,由人工清理,严禁超挖、破坏原状土、影响承载力。(2)分台阶放坡开挖,第一台阶控制到基坑深度的一半,第二次底标控制到基坑底。(3)基坑开挖至底后,立即派人工整平基底,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杜绝基底暴露时间过长。(4)标高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点控制面层标高。(5)施工中,应严格复核顶面标高,确保施工误差在规范要求内。对于超挖部分,严禁采用素土回填,而应用级配碎石填平。(6)应及时处理在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7)基坑排水基坑施工过程严禁泡水浸槽,施工现场设计排水沟进行有组织排水,对现场施工道路及坑边进行必要的硬化,在基坑四周设明排水沟围沿,备足塑料布,挖好集水坑,准备好水泵等排水设施。由于土质渗透系数小,涌水不大,在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基坑中间开设盲沟,四角设集水井,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