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校级小课题实施方案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根据《重庆市北碚区教科研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王朴中学校教科研管理办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课题研究立足于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服务于教师成长”的理念,遵循“近、小、实、新”的原则,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校级小课题,开展行动式研究,努力探索出校本教研与校级科研相整合的校本研修新模式。二、实施目标1、通过小课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2、通过小课题研究,从机制上保证备课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科研氛围,提高教科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备课组或班主任队伍建设。3、通过小课题研究,将教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将小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总体思路1、以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师个人的形式申报。其中,各教研组、备课组在一个学年内必须申报一至二项校级小课题。2、在研究方式上,引导教师立足于教学和班级管理实际,以教育教学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形成教育教学策略,以教育教学实践验证策略,以科学的策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四、实施流程1、选题填写《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小课题研究方案》(见附件一)。教研组或备课组根据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强、切口小、周期短”的特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是一个学年。1/3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教研组或备课组,在规定时间内(该方案公布之日起三周内)向学校教科处提交《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小课题研究方案》(完成附件二),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学校教科处、教导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在课题立项两周内组织开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同时完成附件三、四),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存放于教科处,每一次课题研究活动结束之后,及时整理上交教科处存档)。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听课、说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科处将对研究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课题研究活动要求每学期不少于2次,并提前一周通知学校教科处备案;教科处统筹安排活动时间,并派人到场参加课题研究活动。4、中期检查及结题每学年第一学期末提交课题研究阶段资料,学校组织评审并考核。学年终提交结题资料,课题成果应是一份研究报告(附件五)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课例分析和课堂实录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研究成果的电子稿须发到教科处电子邮箱:wpzxjks@163.com,学校组织结题评审并考核。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科处;(3)学校教科处组织有关人员以书面或会议形式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公布评审意见及考核结果。5、成果推介。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课题成果利用学校教科研优质资源库在学校内共享五、课题管理1、氛围营造学校积极倡导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2、领导组织(1)小课题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小课题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2/3①组长:胡长江②副组长:唐汝模卢必权③组员:童明全黄义兵卢彬曹选成曾诚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