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具或学具三角板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2.导入新课。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三.主动探究(一)三角形特征1.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2.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3.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4.什么叫三角形的底和高?(二)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四、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32页及33页自主练习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二次备课教后小记: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2.能正确运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具或学具三角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分组利用手中的小棒去摆三角形,并进行记录。二、探究新知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1.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1)6,7,8;(2)5,4,9;(3)3,6,10;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3.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三、巩固练习: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2.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3.完成课本36页第1、5题4.完成课本37页第7题四、课堂小结二次备课教后小记: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教学难点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教具或学具小棒课件量角器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二、新知探究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和)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2.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研究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3.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4.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