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掘地域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谋求师生发展——上海市吕巷中学2010学年学校课程计划上海市吕巷中学是一所普通公办乡镇初中,现有教学班级16个,在籍学生467人。在编教职工总人数83人,专任教师73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中级教师43人,在第四届区“三明”工程评比中,评为学科导师1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骨干班主任2人,校内评选骨干教师4人。学校是一期课改整体实验学校、金山区行为规范四星级学校、2007——2009年度金山区科技特色学校。一、学校背景分析(一)有利因素上海市吕巷中学位于上海西南的吕巷镇。纵横的小河,古老的石桥、银杏、桂树,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图。小镇秀丽的风光、悠久的历史蕴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在这个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镇上,吕巷中学走过了近55年的光辉历程。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挖掘吕巷地区的人文历史资料,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推动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已逐步形成古诗文诵读、剪纸、舞龙、科技等特色项目,特色项目的开设,使学校更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二)存在问题由于是接近城区的乡镇学校,许多家庭逐步把孩子送入城区学校,本地学生“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数逐年减少,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办学条件不够理想,绩效工资实施之前,教师流动较多;由于是一所办学五十多年的学校,有一批老教师与现代学校的师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二、课程目标(一)学生培养目标乐观、自信、富有责任感的张鲜军式的好少年。实施分层培养目标。六年级是养成教育、七年级是青春期教育、八年级是责任感教育、九年级是立志教育。(二)教师发展目标加强校本研修,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努力成为“爱生、勤奋、智慧”2型教师。(三)课程建设目标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构建富有吕巷地域特色的、适应学生发展内在需要的,有一定时代特征的初中课程体系。三、课程设置(一)学校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吕巷中学2010学年课程计划(周课时)课程科目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说明基础型课程语文4444数学4445英语4444思想品德1122历史22地理22物理22化学2生命科学21九年级第一学期开设音乐1111八、九年级艺术课按音乐、美术学科开展美术1111体育3333劳技212八年级信息2科学23社会2周课时数26262727拓展型课程学科类、活动类拓展7766见另表专题教育或班团活动1111见另表3社会实践每学年2课时学生必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周课时数8877探究型课程2222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修习相结合午会每天15分钟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天40分钟周课时总量36363636每课时按40分钟计备注1:拓展型课程分学科类和活动(体育)类,学生有限定性拓展和自选性拓展。限定性拓展:六、七年级6课时/周,开设语文写作、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听力、写字等。八年级6课时/周,开设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听力、心理等。九年级8课时/周,开设写作、英语报刊阅读、物理拓展、化学拓展。自选性拓展:六—七年级1课时/周;集中安排,走班制;学校开设若干科目供学生自主选择。每周各年级安排一节班会课。备注2:专题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主,各年级涉及交通安全教育和廉洁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和廉洁教育、民防知识教育、法制和廉洁教育等。以上内容还在思想品德课内融入,同时结合形势,开展健康教育等。说明:1、本课程计划根据上海市2010学年度初中课程计划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需求与学生实际做适当调整而成。如为实施分层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对语文等学科实行校本课时拓展;又如,为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弘扬民族文化,在七年级设置女子舞龙特设拓展课程等等。2、体育活动六、七、八年级每周分别安排在上午、中午、下午各一次,九年级学生周二至周五每天早上进行10分钟锻炼,此部分不计入总课时。各年级另增加一课时体育活动,计入总课时。3、学校每个学年各安排一次“科技节”和“艺术节”活动。(二)拓展型课程具体安排及说明吕巷中学拓展型课程(学科类、活动类)安排表科目类别课题周课时内容来源学生修习方式执教教师4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