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散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文章的四个基本表达方式,不同类型的散文中所选用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但抒情是散文中最根本,也是最突出的表达方式。(1)记叙:指作者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必要的交代和说明,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多采用平实的陈述性语句。(2)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描写的任务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追求的效果是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散文中的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肖像描写:描写相貌、神情、打扮,以行传神,揭示身份个性,传达内心世界,甚至还可以暗示人物际遇。②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③语言描写:言为心声,用语言反映性格特点。④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也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⑤细节描写:描写小举动、小事情,可以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个性特点。⑥白描手法:不用修辞,质朴无华,寥寥几笔勾勒形象或环境,效果是突出事物的关键。⑦景物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思想感情;从侧面表现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散文家毕淑敏,代表作品《恰到好处的幸福》等,她是中考语文阅读选文最多的作家之一(3)抒情:就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表达对其所记人物、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抒情是作者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表现着对所写事物、人物的态度和所阐述哲理的理解,往往与叙述、描写、议论配合运用。抒情在散文中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基本手法。散文的抒情方式主要有:①直接抒情: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所谓直抒胸臆,具有强烈性、震撼性的效果。②间接抒情:可以融情于景,也可以融情于事,好处是含蓄蕴藉。(4)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道理表明自己的意见、主张和看法。在记叙、写景、抒情性散文中,议论使用比较少,而在哲理性散文中运用相对较多。技法指津1.表达方式(1)叙述技巧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2)描写的技巧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或主题,渲染气氛。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近或相反的一类事物做正衬或反衬,用来突出主体事物。正面描写(渲染):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从而感染读者。细节描写:使形象更丰富,增强感染力。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3)叙述人称技巧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感情。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灵活。(4)议论技巧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发表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发表议论,是过渡,弓丨出主旨。(5)抒情技巧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开头抒情,奠定文章基调;在结尾抒情,能升华主题。2•表现手法衬托:描写气氛、环境等,烘托人物或事物,凸显中心,表达情感。铺垫: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从环境、气氛、情绪上造势。对比:在两种事件的对比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要表现的形象更加鲜明。象征:把抽象的事物表现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可使表达的意思含蓄、形象而深刻。托物言志: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蓄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虚实结合:抓住重点,或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命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联想和想象: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抑扬: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