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左”的思想发展现状、成因及对策摘要:在改革开放进入矛盾凸显期之际,社会上再次出现了“左”的声音,并具有高度欺骗性、煽动性,对改革开放构成了重大威胁。“左”的思想重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部分社会成员对于历史常识的极端无知,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利益分配存在三大不均衡。学界应重视“改革开放不进则退”的逆否命题即:“改革开放不退则进”,推进形成反“左”共识。同时应着力重构中国利益分配格局,铲除“左”的生存土壤,形成反“左”与改革的良性互动。关键词:反“左”;改革;三大不均衡;社会心理中图分类号:d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XX)03-0071-06thereasonwhychina’s“left”thoughtbecomeaproblemagainandhowtodealwithithuitian(nanjingpartyschoolofcpc,nanjing210001,china)abstract:thesoundof“left”whichishighlydeceptiveandinflammatoryhaveoccurredinoursocietywhenthereformandopeninguphavefacedprominentcontradictions.“left”thoughtisamajorthreattothereformandopeningup.theregenerationof“left”isbecauseofextremeignoranceofhistoryandthethree-imbalance.academiashouldpayattentiontotheproposition“nobackthenforward”whichistheinversenegativepropositionsof“noforwardthenback”,andmakeconsensusofagainst“left”.atthesametime,weshouldreconstructthepatternofsocietybenefitdistribution,clearupthesoilof“left”,andpromotetheformationofpositiveinteractionofanti-“left”andreform.keywords:anti-“left”;reform;three-imbalance;socialpsychology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关于“左”的论争在较长时期第1页共3页内趋于平静。但新世纪以来,随着贫富差距的日益突出,中国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显著增加。人们普遍认为应改变社会现状,但对于“改变”的方向,却存在着退回过去或继续改革两种认知,“左”的思想再次沉渣泛起,其负面影响足以引起学界警惕。一、当前“左”的思想已产生较为广泛影响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左”:无视社会发展阶段和客观条件,希望以激进、极端方式重新构建社会生产、分配方式,虽然其声称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但亦带有明显的盲动、冒险、空想倾向。当前,社会“左”的思想已经再次抬头,并出现了怀疑甚至否定改革开放的苗头。20XX年3月22日腾讯网评论频道的“今日话题”栏目曾经有一个生存时间不足半天的名为《如何防止“怀念文革”的歪风》的话题,其中针对是否怀念文化大革命设置了投票环节。不足2小时有超过7000人参与,表示怀念文化大革命的超过59%(见20XX年3月22日上午10点19分采集网络截图。笔者当天跟踪了此话题,于上午9点30分开始关注,下午1点后此链接则无法访问,具体删除时间已不可考。笔者以学术操守保证描述的准确性,并保留有完整网站截图),如图1。诚然,“怀念文革”也许只是怀念“阳光灿烂的日子”,怀念文革的人未必全部赞成极“左”路线。但我们至少要注意到,“左”的思想已经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考虑到青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占比,此网络民调在一定程度上亦说明“左”在青年人群中已有较为广泛的认同。我国当前“左”的思想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无视“左”在历史上的危害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由于奉行极“左”路线走到崩溃边缘的国度,在拨乱反正仅仅过去三十余年之时,在改革开放刚刚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就在社会中再次出现了开历史倒车的杂音,应该说是让人遗憾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希望以“左”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大多数人,特别是青年人,并未亲身经历大跃进、反右第2页共3页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特定历史时期。他们对于过去的理解,仅限于一大二公,甚至将过去理解、描绘成一副田园诗般的浪漫景象,将人与人之间的残酷倾轧争斗理解为对于“敌对分子”必须的镇压行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未实际经历极“左”路线,对于“左”的危害毫无切肤之痛。一些人甚至将反“左”的研究者视作故意描黑中国领导人的“外部敌对势力”代言人。对历史常识的极端无知成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