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我国法制创建路径思考VIP免费

2024年我国法制创建路径思考_第1页
1/7
2024年我国法制创建路径思考_第2页
2/7
我国法制创建路径思考1法制与法制建设对于“法制”一词,学者们尚没有形成一致的解释,但综合各家学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从静态意义上讲,“法制”即为法律制度的简称,具体包括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体例;二是从动态意义上讲,“法制”是指法律的创设、适用、遵守与执行的整个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由此可见,法制应当包括法律规则、法律观念、法律运作、法律组织等四要素,并且这四个要素应当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其中,法律规则的创设是法制建设的前提条件,法律观念的树立是法制建设的源动力,法律运作是法制建设的动态实践表达,法律组织是法制建设的有效保证与权力后盾[1]。可以看出,成熟完备的法律制度能推动法制建设,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又对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现实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成绩斐然,法制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以我国加入wto为时间界点,分述1978—2000年和2001—20XX年这两个阶段法制建设的成果。2.11978—2000年法制建设初见雏形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与此同时,回顾我国二十多年来的法制建设历程,成果累累:修改了宪法、刑法、行政法律等,颁布了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已经涵盖我国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无法可依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法律已不再仅仅充当统治阶级的“附属品”和解决纠纷的“利器”,而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调控作用。2.22001—20XX年法制建设成效卓著“入世”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变,贸易更加便利,商品流通频繁,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更重要的是入世让我们的观念得到转变和更新。加入wto这十多年来,中国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第1页共7页开展与外国多层次多领域的友好往来,同时对“改革”与“开放”的互动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入世推动开放,开放引入竞争,竞争倒逼改革,改革激发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为适应转型期的新变化,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立法工作取得了跨越式进展:与国际接轨,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2005年修订公司法,该法对公司的治理结构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更规范的保护;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对于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2008年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使得劳动关系规范化,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20XX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从法律上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等。吴邦国委员长在20XX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到20XX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3我国法制建设尚且存在的问题如前所述,我国法制建设成果丰硕,但更多地只是停留在立法层面,片面讲求制定法律的数量和速度,对培养全民法律意识、保持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和法制建设的深远构思等问题思考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在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缺陷。3.1法律意识普遍薄弱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淡薄,表现在对法律常识陌生;对法律的制定比较冷漠;对法律的实施显得被动;对法律的适用采取消极态度应对;对法律的遵守盲目而慵懒。一方面归因于我国法制的不统一。立法质量不高,法律体系的不协调,立法的民主化、公开化和科学性程度不够等导致法制的不统一、不协调,降低了人们对于法律制度的信赖感,进一步影响了法律实效,从而导致法律权威的下降,滋生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导致人们更加不信任法律,法律意识进一步弱化,法制建设难度加大[2];另一方面是我国公民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不够深入。受我国“管理型政府”传统观念的影第2页共7页响,管理者更多的是给社会大众灌输守法、尽义务、履职责的意识,人们一直以来扮演的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我国法制创建路径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