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改革发展总结展望新的一年,各位代表。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省会乡村中心XX县区而努力奋斗。一、年政府工作回顾也是区改革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圆满完成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2亿元(不含铁路)同比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3.2亿元;完成区域财政收入24.95亿元,增长28.1%地方财政收入7.63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8500万美元,入口创汇7.7亿美元,分别增长10%29.8%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增长9%三次产业比例由1.4∶30.8∶67.8调整到1.3∶31∶67.7(一)区域经济实力不时增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产立区、工业兴区、科技强区”战略。全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发展方向日渐清晰。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显著,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区1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4.6%12家销售过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整个规模工业的比重达79%23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3%两大工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增强,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5亿元,园区功能实现“十通一平”招商引资同步推进,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裕兴化工厂迁建步伐加快,皇第1页共10页冠油墨等5家企业建成投产,入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1.6亿元,整体运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科技园区完成排污设施建设,鲁能康桥发展中心、时代总部基地两大新型工业发展平台完善,签约项目96家,入驻或投产61家。国茂光电、创亿动漫等高科技项目积极推进,燎原铸造、双桥辅机等激进工业企业相继整合升级,都市型科技园区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全区新型工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显著增强。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监管,积极推行节能改造项目,顺利实现全年节能降耗调控目标。市场业态实现新变化。预计全区实现第三产业营业收入400亿元、利税12.6亿元,三产升级全面提速。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8%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达72%拉动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大力推进激进服务业的改造提升,泉胜物流、装饰资料等13处专业市场规范升级;积极引入新兴市场业态,宏济堂药品批发零售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嘉汇环球广场、鑫福盛大厦、通讯城、豪鲁电子商城、欧亚电子商城等高标准商业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市场向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沿路、沿街、沿河产业带的集聚效应,以金融、安全、房地产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继招商银行分行落户我区,光大、兴业、浦发银行纷设支行,生命安全、渤海平安正式入驻,重汽翡翠郡、巴黎花园、碧水尚景等一批高档次住宅陆续竣工交房,现代服务业在全区三产中的比重达到37.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改制工作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属22家移交企业已完成改制17家,区属工业企业完成4家。村居集体资产产权改革有序推进,有13个村居完成改制任务。外经贸工作实现稳步继续发展,利用外资、入口创汇的总量、增幅居市内四区前列。发展效果更加明显。努力克服增支减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税收增长较快。适时调整区街财政体制和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发展税源经济、开展综合治税的积极性,建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税收取得新突破,个人出租房屋、临商等零散税收得以有效控管。虽然后几个月的财政增幅受大环境影响出现第2页共10页下滑,但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仍然超额完成年度财税目标,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和税收占财政收入“两个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3和1.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