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觉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1在本文教学之前,我通过对教材和学生做出的分析,做了以下预第1页共72页设:课文中“‘给’,恒久比‘拿’开心”这一哲理内涵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基本弄清其含义后,只需联系实际,说说类似状况即可,要求不宜太高,能理解多少说多少,重在有真情实感。照这一目标来说,此难点也算突破,教学任务也算较为完满地完成了。但教学本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的教前预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完成。可有几个地方还做得不够。一是在分析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还不透。亲子对父亲的深爱还体现得不够,对词句的“抓”还不深,如:学生提到儿子千里迢第2页共72页迢“探望”父亲,我只是对“探望”与“探望”进行了比较,这样对词语的理解是比较浅显示的。还应当深问“儿子是怎样‘探望’父亲的?”这样学生便会从词句入手,从字里行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儿子以辛勤劳作,为父亲栽种鲜花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爱意。二是本课教学看似行云流水,词句抓了,课文读了,情感体会到了,实则浮于表面,学生的情入得不深,入得不透。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是一种“大爱”,广博、宽泛。教学时体现得不够,理性的分析多了,情感的渲染少了。看来备课时,教材挖得还不够,基本要求达到了,但还能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理解状态。第3页共72页《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相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终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妙的东西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教学重、难点重点:第4页共72页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难点: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教学媒体高尔基的画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课前学生打算充分预习课文教学流程备注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1、名言沟通: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现在让我们来沟通一下吧。(指名几人)第5页共72页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沟通,自己轻声念念。(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妙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开心呀!3、出示高尔基像:这是前苏联一位宏大的作家——高尔基在写给儿子信中的一句话。读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4、总结:(1)为什么要写这句话?(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第6页共72页5、揭示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块儿来学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生字:基。(变形的其加土)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1、那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2、逐段检查,尤其留意指导学生读好:矍头、栽花等词语。3、学习生字:妻、晃、阵、霞(妻:正确书写上半部分。霞:正确书写下半部分,并组词。)第7页共72页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5、师小结:儿子种花,将美妙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知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妙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欢乐。三、走进课文,解读“赐予”:(一)儿子的“赐予”1、细致读读课文,想想儿子是怎样留下这美妙的鲜花的?(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第8页共72页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矍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始终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2、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妙的鲜花简单吗?(不简单)从哪儿看出呢?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始终:始终都没有闲着。各种各样:栽种了许很多多的花草。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