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创建无障碍环境县工作总结报告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今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建设等有利时机,积极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和《无障碍建设“十二五”实施方案》,高起点、高投入地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现根据通知要求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县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做为维护和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一件大事,做为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的高尚之举,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来抓,为推动我县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成立了由县主管领导为组长,住建、民政、工信、发改、城管、残联等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切实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二、密切配合,夯实基础无障碍设施建设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在县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必须依靠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协作和运行机制。在我县无障碍建设领导小组的部门中,一是实行了分工负责制: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维护、管理等环节作了明确分工。二是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当年有建设任务的单位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为兼职联络员,负责信息传递和有关联络工作;三是建立了信息收集统计制度。各相关部门及时上报无障碍建设进展情况。四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无障碍建设领导小组部门领导联席会议,收集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此项工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各有关部门的分工实施和协同配合,有利于统一规划,有利于各种问题的解决,有力地促进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三、以点带面,重点推进我县紧紧抓住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建设等有利时机,按照“谁的项目谁负责”和“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搞好“三个结合(将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与旧城改造结合起来,与公共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同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第1页共2页同步建设。)”,抓好“三个示范(抓好示范区域、示范路段、示范项目建设。)”,以点带面,重点推进,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达到无障碍建设的总体目标。对新建、待建、扩建的城市建设项目,积极推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目前完成了玉城大街、香港路、龙州大街等主干道的盲道铺设和主要道路的路口坡道修建和维护;在繁华地段、车站、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了方便残疾人的出入口、楼梯扶手、无障碍设施标志牌等,在县城主要医院出入口设立了坡道、专用电梯、无障碍公厕等设施,同时在一批新建示范住宅小区内配建无障碍设施,不仅方便了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也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增添了新的城市品牌和发展资源,展示了城市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四、齐抓共管,维护成果在推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橱窗、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普及无障碍设施的知识,提高大家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做到自觉地保护来之不易的城市无障碍设施。针对少数素质低下城镇居民侵占盲道、坡道违规经营等现象,残联与新闻、宣传、城管部门联合拍摄报道现场,并加以整治和处理,以此推动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进度。通过多种宣传和精心的管理,我县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得到了有效保护。五、及早谋划,深入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依法推进的工作方针,切实按照国家无障碍建设"十二五"实施方案和国家四部委的有关要求,总结经验,扎实工作,切实抓好这一项爱心工程、利民工程,建设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努力把我县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高水准无障碍城市。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