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与策略1无锡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与成效1.1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布局优化。根据无锡自然禀赋、农业生产基础等现状,XX市积极借鉴日本、中国台湾等地都市农业发展经验,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切实加强规划引领,全面优化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园区布局。一是优化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五大功能组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经济林果和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环太湖都市休闲农业功能区;在城市远郊,重点发展优质果品、精细蔬菜、高档花卉和药用植物,打造精细果蔬农业功能区和高效设施农业功能区;在农村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健康畜禽、特色种养,打造生态农业功能区和宜南特色农业功能区。全市农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以都市为中心,呈放射状、圈层状的空间布局特征。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注重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促进一产与二、三产业相融合,培育形成了优质粮食、精细蔬菜、精品园艺、特色渔业、健康牧业和生物农业六大优势产业,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三是优化园区布局。以重点园区建设为龙头,加强产业延伸配套和产业关联,积极发挥载体作用,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做大园区平台,做强特色产业,在全市重点规划建设“十大园区组团”、“百家重点园区”,规划面积100万亩。1.2注重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方针,积极借鉴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先进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化、集约化、设施化转变。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集约化生产能力。二是发展有机循环示范农业。积极推进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建设生态屏障、节水设施、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化学品投入控制、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等,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大力推广应用各种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积极采取杀虫灯、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措施,加强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减少农业投入品第1页共8页化施用总量,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物产生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超过90%,配方专用肥在粮油作物上的施用率达65%。据统计,2018年全市化肥氮肥和农药施用量比本世纪初峰值下降48%以上。1.3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坚持“生态优化”方针,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力支撑生态化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生态造林建设。2009年,无锡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近5年来,无锡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35.2%提高到2018年的42%,形成了城市绿化、城郊森林、太湖生态防护林组成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二是加强生态湿地建设。以太湖湖滨两侧、主要入湖河道和上游关键湖荡等生态敏感地带为建设重点,累计建成各类湿地工程30多处,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5.5万亩,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36%以上,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三是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始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的方针,因地制宜、多管齐下,太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4注重农业科技手段驱动。积极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产出效率,为生态化都市农业发展增强动力。一是大力发展生物农业。从2010年起,XX市就将生物农业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有力推动生物农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无锡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带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武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近年来,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呈高速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市共有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网站、网店)110个,通过上网发布供求信息、企业信息,实现交易金额30亿元;通过第三方平台(如淘宝、天猫)实现交易金额1.5亿元;通过自建营销网站,实现交易金额9100万元。1.5注重生态农业功能业态拓展。依托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