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谢华VIP免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谢华_第1页
1/1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谢华_第2页
2/1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谢华_第3页
3/16
江陵马家寨中学谢华实业救国张謇(jiǎn)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张謇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1853~1926)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张謇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1900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和天生港轮船公司,1906年办了资生冶铁厂,1902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通州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幼稚园、小学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后来三校扩充为本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凇商船学校、吴淞中国公学、复旦学院、龙们师范、扬州两淮等小学、中学、及师范、南京高等师法范和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此外,又在通州创办了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聋哑学校、伶工学校、剧场、公园和医院等,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声誉。191419151916191719181919(年)主要发展阶段阶段特征主要成因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后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萌芽洋务运动的促进作用“黄金时代”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凋谢萎缩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一战”期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范旭东(1884—194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1、艰难曲折,水平落后。2、集中在轻工业部门。3、地区发展不平衡。小结状元张謇有主张,“实业救国”办纱厂荣氏兄弟办企业,生产面粉和棉纺。民族工业步履艰,“三座大山”压身上,简单产品无力造,日用品前总带“洋”。“三座大山”不推翻,民族工业无希望。江陵马家寨中学谢华荆楚大地,筚路蓝缕。古城荆州,尚可一游。千里江陵,一日可还。马家小寨,虽乃穷乡。枕堤临江,民风淳朴。马中谢华,欢迎大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谢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