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从小村庄看大变化》教案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感受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人们精神风貌的巨大变化。激发爱国情和自豪感。知识与技能:知道改革开放使祖国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增强。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让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就某些知识点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3.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询问家长或上网了解本单元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如: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分产到户······4.学会分工合作完成调查、交流等相关学习活动。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是中华民族将近五千年的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图片:深圳及我国其他经济特区的图片;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部建设先进人物;西部贫困图;各种票证;各种生活日用品新旧对比图。2.歌曲:《春天的故事》、《越来越好》、《天堂》。3.地图。学生准备:1.收集深圳及我国其他经济特区的图片和新闻报道;2.收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报道;3.和家人聊聊天,了解昔日的生活。4.了解西部特产,学唱西部歌曲。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2-P83页内容,话题为“小岗村的珍贵‘契约’”。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4-P85页内容,话题为“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86-P87页内容,话题为“看,西部在开发”。第四课时完成教材P88页内容,话题为“感受身边的变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看“契约”1.(教师演示ppt,ppt内容为“契约”图)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2.小结:在当时这可是非常“珍贵”的,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张珍贵的“契约”背后的故事。活动二读“契约”1.阅读教科书第82页,说说你怎么理解“珍贵”?2.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从这几方面提炼:A.在那个时代,普遍认为只有公有制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果实行土地承包就是违反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订立契约的时候,大家都是冒着甘愿“坐牢杀头"的风险。B.“大锅饭”带来的“多干少干一个样”,实际上是使广大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大包干”则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这份契约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性,这种自发的“改革”后来得到了党中央的支持,并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3.小岗村的巨变说明了什么?4.小结:这场发端于安徽小岗村的农民自发进行的改革最终改变了我国农村的面貌。活动三从“契约”走去1.阅读教科书第83页,将国家的农业用地交给农民耕种,你怎么理解这项制度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全班交流,教师注意提炼:农民的劳动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分组交流: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还存在哪些问题这说明什么?4.小结: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国的农村改革仍在不断探索。【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重大作用。】板书设计:小岗村的珍贵“契约”农村改革农民的自主性农民的积极性第二课时活动一感悟身边,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热爱自己的学校,当然也了解自己家庭和学校的过去,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学校,并说说她的过去呢?2.那我们生活的城市又是怎样的呢?3.我们的家,我们的学校,我们生活的城市在发展变化之中,实际上其它的城市都在发展,也都在变化之中,其中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位于中国的南海边原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那画了一个圈,随后那儿神话般的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吗?(深圳)今天就让我们去深圳看看、看它是怎么发展变化着的。(导入新课)活动二联系阅读、主动提问1.大家想了解深圳的发展变化吗?如果不在课堂上你会怎么去了...